每天一小時校外體育活動僅三成受訪中小學生家長表示能做到
教育部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ti) 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到,要保證中小學生每天校內(nei) 、校外各一小時體(ti) 育活動時間。如今,距離《通知》印發已半年有餘(yu) ,校內(nei) 紛紛加強體(ti) 育活動力度,校外“每天一小時體(ti) 育活動”執行得如何?孩子們(men) 運動積極性高嗎?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165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僅(jin) 30.4%的受訪家長表示孩子能做到每天足量運動,小學生實踐情況明顯好於(yu) 初中生和高中生。課業(ye) 任務重沒時間鍛煉被認為(wei) 是不能保障的首要原因。72.4%的受訪家長感到孩子進行校外體(ti) 育活動的積極性高。
受訪中小學生家長中,孩子讀小學1-3年級的占40.6%,讀小學4-6年級的占43.2%,讀初中的占11.3%,讀高中的占4.9%。
每天校外一小時體(ti) 育活動,小學生實踐情況好於(yu) 中學生
謝麗(li) (化名)的女兒(er) 今年上初二。從(cong) 本學期開始,每天晚上會(hui) 運動半小時,天氣好時去家附近的體(ti) 育館打羽毛球,天氣差時就在家裏跳繩。“放學回家後先吃飯,吃完飯做一會(hui) 兒(er) 作業(ye) ,大概在晚上8點鍾開始鍛煉”。
每天能運動半小時,謝麗(li) 表示已經盡力了,“畢竟孩子初二了,學習(xi) 任務比較多。回家鍛煉半小時能緩解一些壓力,提高效率。學校現在也會(hui) 組織一些體(ti) 育活動,我覺得應該足夠了”。
湖北荊州的馬鈺嬌(化名)兒(er) 子在讀初三,她感慨,孩子周一到周五完全沒時間運動。隻有周六日才能約同學們(men) 打打籃球,運動兩(liang) 三個(ge) 小時。“學校發過通知號召孩子每天放學後運動一小時,但沒有進行監督。我感到身邊家長和孩子也沒有認真執行”。
北京市民李萍(化名)的孩子現在讀小學五年級,這學期開始,每天放學都運動一小時,周末也盡量去打排球、乒乓球等。
孩子校外“每天一小時體(ti) 育活動”實踐情況如何?僅(jin) 30.4%的受訪家長表示能夠做到每天都足量運動。每天都運動但時間和強度不足的最多,50.7%的受訪家長選擇此項。15.1%的受訪家長坦言偶爾想起來才運動,3.8%表明基本不運動。
交互分析發現,小學生實踐情況明顯好於(yu) 初中生和高中生。調查顯示,36.5%的受訪家長感到周圍的孩子很多難以保障每天校外一小時體(ti) 育活動。
北京師範大學體(ti) 育與(yu) 運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毛振明認為(wei) ,進行每天校外一小時體(ti) 育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一,孩子們(men) 現在鍛煉時間不足,僅(jin) 靠校內(nei) 鍛煉是不夠的。其二,孩子們(men) 需要一個(ge) 健康的生活習(xi) 慣,孩子們(men) 現在作業(ye) 減少了,如果回家之後玩電子產(chan) 品的時間太多,是不利於(yu) 成長的。其三,現在生活條件提高了,孩子們(men) 吃得好,這種環境下更需要堅持鍛煉,防止肥胖”。
72.4%受訪家長感到孩子進行校外體(ti) 育活動積極性高
謝麗(li) 表示,孩子每天晚上運動積極性特別高,“之前女兒(er) 身材一直偏胖,鍛煉了幾個(ge) 月,已經瘦下來了,身體(ti) 素質也好了,更是喜歡上了打羽毛球,多了一項興(xing) 趣愛好,我特別滿意”。
不過謝麗(li) 也表示,朋友家的小孩就不喜歡運動,“有的小孩比較宅,有了電子產(chan) 品的吸引,就更不喜歡出門玩兒(er) 了”。
“我兒(er) 子對每天校外一小時活動非常期待,他喜歡打乒乓球,每次都積極參加。”李萍介紹,孩子這學期開始每天鍛煉後,體(ti) 質增強了,抵抗風寒或氣候變化的能力更強了。在心理上,獲得了更多的愉悅感和幸福感。
馬鈺嬌說,每到周末,兒(er) 子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和同學約打籃球,“能感到他情緒明顯高昂,每次打完籃球回來感到他特別放鬆,減輕了一些心理壓力”。
調查中,72.4%的受訪家長感到孩子每天進行體(ti) 育活動的積極性高,其中20.1%覺得非常高。交互分析發現,小學生(75.3%)積極性明顯高於(yu) 初中生(59.9%)和高中生(50.8%)。
59.2%受訪家長指出課業(ye) 任務重孩子沒時間鍛煉使校外體(ti) 育活動難保障
馬鈺嬌感慨,孩子馬上要中考,課業(ye) 壓力比較大,“不少家長都把學習(xi) 放在第一位,周一到周五晚上都安排補課。有的家長在雙休日也會(hui) 布置學習(xi) 任務,孩子連周末的體(ti) 育鍛煉都不能保證”。
每天校外一小時體(ti) 育活動難以保障的原因有哪些?課業(ye) 任務重孩子沒時間鍛煉排在第一,59.2%的受訪家長選擇此項。
謝麗(li) 也提到,因為(wei) 現在中學升學壓力大,一些家長在學習(xi) 上把孩子逼得很緊,生活中基本隻剩下學習(xi) 。電子產(chan) 品對小孩的影響也非常大,“有些小孩寧願休息時間打幾把遊戲也不願意起身動一動,沒有興(xing) 趣運動”。
“我們(men) 在小鄉(xiang) 鎮,非常缺少合適的校外運動場所和設施。像我家附近就隻有一個(ge) 小公園,孩子能夠進行的運動形式也比較單一。而且我發現,孩子們(men) 除了最熟悉的一兩(liang) 種運動,也不知道還能運動啥。”馬鈺嬌說。
李萍分析,一方麵,現在對校外鍛煉不是強製要求,家長選擇空間很大。另一方麵,孩子一個(ge) 人運動會(hui) 比較乏味,時間長了會(hui) 覺得無趣。但很多家長要麽(me) 工作忙,要麽(me) 自己也不喜歡運動、不知道怎麽(me) 運動,不能為(wei) 孩子運動提供幫助。
毛振明認為(wei) ,我們(men) 國家還沒有形成崇尚鍛煉、熱愛鍛煉、會(hui) 鍛煉的文化。家長自己不會(hui) 鍛煉,缺乏和孩子們(men) 一起鍛煉的能力,這會(hui) 給校外鍛煉帶來困難。我們(men) 也缺乏係統的、科學的體(ti) 育鍛煉講解視頻等公共產(chan) 品。“目前學校老師也還沒充分了解政策。教育部提出一個(ge) 體(ti) 育家庭作業(ye) ,這是必然的趨勢。但這個(ge) 家庭作業(ye) 怎麽(me) 留、怎麽(me) 收、怎麽(me) 評,如何布置好作業(ye) 和進行監督,是要考慮的”。
49.2%的受訪家長指出家長和學生運動觀念和技能匱乏,43.7%的受訪家長坦言孩子隻想“躺平”、玩電子產(chan) 品,41.1%的受訪家長感到升學壓力大,家長感到浪費時間,39.9%的受訪家長感慨工作忙沒時間帶孩子運動,21.7%的受訪家長表示缺乏校外活動場所和設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孩子都能考高分 家長反倒陷入“拆盲盒”的惶恐?
某地教育部門日前發布減負新政,其中要求降低考試難度的細則引起了輿論熱議。這條細則寫道:“各學科考試難度係數,小學不低於0.95(即平均分不低於滿分的95%)。[詳細] -
近七成鄉村學校的教師、家長表示需要課後服務
“雙減”落地以來,各地開展了豐富多樣的課後服務工作。課後服務解決了許多家長的接送難題,也豐富了孩子們的校園生活。[詳細] -
迷信小升初簡曆是歧路
“專人一對一溝通”“基於個人資料並結合意向學校進行量身定製”“定製一份精美的簡曆,能助你提高90%的升學率”……據央廣網報道,目前市麵上存在小升初簡曆製作的“小市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