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青海第一所“校內濕地科普宣教館”正式落成

發布時間:2022-01-27 14:40:00來源: 中新網

  26日,青海“世界濕地日”啟動儀(yi) 式在西寧舉(ju) 行,當日,青海省第一所“校內(nei) 濕地科普宣教館”同步在西寧市第一中學落成,將豐(feng) 富西寧市濕地建設自然生態教育內(nei) 容,對推進濕地自然科普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圖為(wei) 西寧市第一中學濕地科普宣教館。 李江寧 攝
圖為(wei) 西寧市第一中學濕地科普宣教館。 李江寧 攝

  濕地被譽為(wei) “地球之腎”,與(yu) 森林、海洋並稱為(wei) 全球三大生態係統,具有涵養(yang) 水源、調節氣候、改善環境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青海是濕地大省,青海省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顯示,該省濕地麵積7652萬(wan) 畝(mu) ,居全國首位,加上水域麵積3272萬(wan) 畝(mu) ,總麵積達1.09億(yi) 畝(mu) ,居全國前列。

圖為(wei) 學生在西寧市第一中學濕地科普宣教館內(nei) 參觀。 李江寧 攝
圖為(wei) 學生在西寧市第一中學濕地科普宣教館內(nei) 參觀。 李江寧 攝

  據青海省林草局副局長王恩光介紹,近年來,青海省共建立了3處國際重要濕地、32處省級重要濕地、19處國家濕地公園,濕地保護率達64.32%,初步形成了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各類濕地公園為(wei) 補充的濕地保護地體(ti) 係。通過以“濕地+自然教育”模式為(wei) 宣傳(chuan) 方式,堅持不懈的開展濕地保護自然教育活動,公眾(zhong) 和社會(hui) 各界的濕地保護意識顯著提高。

  “2022年2月2日是第26個(ge) ’世界濕地日’,我們(men) 在線上線下不同平台,先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濕地日主題宣傳(chuan) 活動。近年來,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在西寧市成立了3所濕地學校,通過“世界濕地日”、“野生動植物日”、“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chuan) 月”等不同主題的宣傳(chuan) 教育活動,形成了二十四節氣、濕地典型植物、濕地典型鳥類3種主題的自然教育課程,並創作出讀本、抱枕、宣傳(chuan) 畫冊(ce) 等多種形式的文創產(chan) 品。”西寧市林草局副局長劉文軍(jun) 表示。

  記者了解到,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以來,相繼實施了湟水河河道綜合治理及濱水綠道建設、北川河生態河道建設、寧湖景觀改造、海湖濕地海綿化改造、城市綠道係統建設等項目,總投資額超20億(yi) 元,建成了海湖濕地、寧湖濕地和北川濕地三大片區,濕地麵積從(cong) 241.41公頃增長為(wei) 329公頃,濕地率從(cong) 47.5%提高到64.67%。同步建成全省首家濕地科普宣教館和室外宣教體(ti) 係,打造了一處融生態保護、環境教育、自然體(ti) 驗、觀光旅遊等多功能於(yu) 一體(ti) 的高原城市濕地公園。

  據悉,青海“世界濕地日”活動後續將麵向公眾(zhong) 在線上進行濕地與(yu) 鳥科普知識問答,參與(yu) 者可通過科普遊戲,逐步了解濕地與(yu) 濕地水鳥的相關(guan) 知識,逐漸認識濕地、了解濕地。同時,線上科普也會(hui)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的內(nei) 容進行介紹,讓參與(yu) 者在認識濕地的基礎上理解保護濕地的意義(yi) 和價(jia) 值,自發參與(yu) 到保護濕地的活動中去。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助力科學普及 放飛科技夢想

    整個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學生們積極踴躍參與,在體驗中啟迪思維、在實踐中推動創新。其中,天文館科普老師給學生帶來有趣的火箭製作實驗:通過幾個簡單的材料,製造出一飛衝天的“小火箭”。[詳細]
  • 西藏舉辦“科技活動周”係列科普活動

    在“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上,自治區科技廳向曲水縣茶巴拉村、白堆村、茶巴朗村、熱堆寺4個科普活動站授牌。20多家“科技活動周”參展單位以圖文、視頻、互動等形式與大家交流科技原理。[詳細]
  • 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增強創新發展動力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科技廳積極推動科學技術的普及與推廣,在全區上下營造出濃厚的“愛科學、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氛圍。尤其是每年的全國科普日期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