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們快樂健康成長——日喀則市南木林縣大力發展學前教育記
寬敞明亮的教室、舒適溫馨的寢室、幹淨整潔的廚衛設施和寬闊安全的戶外活動場地,像媽媽般慈愛的老師……這是記者在南木林縣南木林鎮崗嘎村學前點看到的景象。
近年來,南木林縣高度重視學前教育發展,從(cong) 增加投入、完善政策、擴大規模、補充教師、規範管理等方麵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學前雙語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初步構建起覆蓋城鄉(xiang) 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ti) 係。
提高鄉(xiang) 村幼兒(er) 園覆蓋率
受地理環境和條件的製約,學前教育曾經是南木林縣教育最薄弱的環節。
為(wei) 有效解決(jue) 農(nong) 村幼兒(er) 上學難問題,改善辦園條件,不斷提高學前教育辦學質量,著力補齊鄉(xiang) 村學前教育短板,南木林縣加大教育投資力度,三年時間幼兒(er) 園數量翻倍增長,由2019年的37所增加到2021年的74所,新增的公辦幼兒(er) 園主要分布在鄉(xiang) 村。
為(wei) 什麽(me) 叫學前點?南木林縣教育局學前教育負責人尼曲解釋:“以前有些村沒有幼兒(er) 園,又離鄉(xiang) 幼兒(er) 園路程較遠,這給一些孩子入園帶來不便,我們(men) 要想辦法解決(jue) 。”
2020年,經過縣教育局多方努力協調,在各村委會(hui) 的大力支持和村民的幫助下,借助村委會(hui) 房屋及民房創辦學前點幫助幼兒(er) 就近入學,開設了7所學前點,解決(jue) 了適齡兒(er) 童上學難的問題。
學前點的條件雖然比不上城裏的幼兒(er) 園,但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記者在艾瑪鄉(xiang) 移民搬遷安置點吉熱幼兒(er) 園遇到了幼兒(er) 的家長。“孩子上學期就在在這裏學習(xi) ,老師像父母一樣照顧他們(men) ,幼兒(er) 園條件這麽(me) 好,能接受這麽(me) 好的教育,我們(men) 很滿足。”拉拉說道。
按照這個(ge) 模式,南木林縣前後開設了5個(ge) 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幼兒(er) 園。其中三所幼兒(er) 園除了380萬(wan) 元的國家投資用於(yu) 房屋建設外,縣政府額外出資60多萬(wan) 元用於(yu) 裝修和硬件設施配備。另外兩(liang) 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幼兒(er) 園國家投資達600萬(wan) 元,縣政府出資150萬(wan) 用於(yu) 裝修和硬件設施配備。學前教育資源供給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農(nong) 牧民家庭從(cong) 中受益。
2012年起,西藏實施了城鎮學前三年免費教育政策,標準逐年提高。截至目前,年生均已達到3780元。
這一政策的全麵實施,為(wei) 廣大農(nong) 牧民家庭孩子全麵免費受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截至目前,全縣共有幼兒(er) 園74所。縣級幼兒(er) 園2所、鄉(xiang) 級幼兒(er) 園17所、村級標準幼兒(er) 園55所(包括移民搬遷安置點幼兒(er) 園5所),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32%,比2019年的72%提高了18.32%。
補足後備力量 建立高質量教師隊伍
2019年,南木林縣學前教師隊伍嚴(yan) 重不足,在編幼兒(er) 教師僅(jin) 51名,大學生聘任教師66名。
隨著幼兒(er) 園數量的不斷增加,近年來,南木林縣高校畢業(ye) 生幼兒(er) 教師公招人數逐年增加,通過公開招考增加正式編製幼兒(er) 教師數量,每個(ge) 園所保證配備兩(liang) 名正式編製教師,同時鼓勵當地大學畢業(ye) 生返鄉(xiang) 就業(ye) 擔任幼兒(er) 教師,師資力量大步提升。
截至目前,在編幼兒(er) 教師達到139名,大學生聘任教師124名。同時,由縣財政支持招聘大學生聘任教師和鄉(xiang) 村幼教,增加鄉(xiang) 村幼教209名,學前教育資源迅速擴大。
2021年10月19日,一場別開生麵的課堂教學技能競賽在南木林鎮仁歐村幼兒(er) 園舉(ju) 行。“通過賽課,評選出教學能手和優(you) 秀教師,是我們(men) 采取的一種激勵手段,希望進一步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讓廣大教師互通有無、取長補短,互學互助、共同成長。”尼曲說道。
幼兒(er) 時期是一個(ge) 人教育與(yu) 發展的特殊階段,也是成才啟蒙的關(guan) 鍵期。在這一時期,孩子如果能接受到專(zhuan) 業(ye) 的教育,對其成長發育將起到重要作用。作為(wei) 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幼兒(er) 園老師的專(zhuan) 業(ye) 水平和素質就顯得尤為(wei) 重要。
怎樣使教師素質整體(ti) 提高,南木林縣一直在研究和探索。一是通過開展集中培訓、參觀學習(xi) 培訓、跟崗培訓、外出參觀培訓等,培訓以提升教學技能和基礎知識為(wei) 主,使教師專(zhuan) 業(ye) 知識快速增長。二是實施“結對幫扶、跟進式指導”,即經驗豐(feng) 富教師向青年教師傳(chuan) 授敬業(ye) 精神和教學經驗。三是通過年底評優(you) 評先激勵老師不斷進步,加強自學,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全麵提升整體(ti) 素質,促進專(zhuan) 業(ye) 化發展。
目前,全縣幼兒(er) 教師中,本科學曆152名、專(zhuan) 科學曆324名,教師隊伍得以充實並優(you) 化,教師專(zhuan) 業(ye) 素質整體(ti) 逐年提高。
規範管理 提升辦園水平
依據《西藏自治區學前雙語教育督導評估暫行辦法》和《西藏自治區幼兒(er) 園基本辦學條件標準》,南木林縣明確全縣幼兒(er) 園辦園標準和保教常規要求,加強動態監管指導,不斷規範保教工作,提升辦園水平。
針對幼兒(er) 園的安全管理和常規管理,縣教育局統一製定了幼兒(er) “一日活動流程表”“學前教研工作清單”“學前教研工作計劃”,要求轄區內(nei) 幼兒(er) 園嚴(yan) 格按照流程表執行,完成規定活動安排。同時,采取自評、督評及綜合檢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打分,評優(you) 評先,促使管理薄弱的園區整改提升。
樹立標杆,發揮示範帶頭作用,是南木林縣著力推動辦園水平提升的又一舉(ju) 措。“將艾瑪鄉(xiang) 吉熱幼兒(er) 園、卡孜鄉(xiang) 附設幼兒(er) 園、南木林鎮仁歐村幼兒(er) 園和白瑪當崗嘎村學前點設立為(wei) 試點樣本幼兒(er) 園,促進全縣幼兒(er) 園向試點幼兒(er) 園學習(xi) 管理和辦園經驗。”尼曲介紹,“同時,開展城縣、縣鄉(xiang) 和鄉(xiang) 村幼兒(er) 園的幫扶支教活動,各園互相學習(xi) 彼此管理與(yu) 保教工作中的好做法,進一步提升各項工作科學化、規範化。”
在仁歐村幼兒(er) 園裏,記者看到跟隨著快樂(le) 的音樂(le) 節奏,籃球被孩子們(men) 玩出了新花樣。和花樣籃球一樣,傳(chuan) 統遊戲丟(diu) 沙包、跳繩、踢毽子等被納入每天2小時戶外活動中。
兒(er) 童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保障兒(er) 童身心健康是最基本的要求。“小到一頓飯、一口水,都不能馬虎。我們(men) 的食品采購、加工、存放等環節都是統一管理,確保所有園區購買(mai) 符合國家衛生要求的食品和原料,並進行驗收登記,要求廚房工作人員必須持衛生健康證上崗。”仁歐村幼兒(er) 園負責人次旦久美說。
“改變學前教育發展現狀,是一個(ge) 長期、持續而緩慢的過程,任重而道遠。”尼曲表示,下一步,南木林縣將強化質量監管,進一步持續穩定加大對學前雙語教育的投入力度,補足配齊教職工隊伍,規範幼兒(er) 園辦園行為(wei) ,提升辦園水平,促進幼兒(er) 健康快樂(le) 成長,推進學前教育規範、普惠、協調、持續健康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雪域冰城一家親——哈爾濱援助日喀則市仁布縣紀實
每天,當日喀則市仁布縣中學的下課鈴聲響起,孩子們有序走出校園,學校門口啟用不久的人行天橋變得熱鬧起來。天橋上,孩子們手拉手走向生活區。[詳細] -
日喀則市大力培養鄉村振興行家裏手
為確保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日喀則市緊盯村(社區)“兩委”換屆後村幹部隊伍建設,堅持把教育培訓作為提升能力素質的重要舉措。[詳細] -
日喀則市仁布縣人民法院開展“寒冬送法、守未成長”係列活動
近日來,日喀則市仁布縣人民法院聯合縣婦聯、縣人民檢察院、縣公安局等相關單位深入全縣八鄉一鎮,開展“寒冬送法、守未成長”係列活動。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