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象泉河畔盛開民族團結之花

發布時間:2022-03-21 09:41:00來源: 西藏日報

  象泉河畔,古格腳下,有著藏、漢、回、維等多個(ge) 民族500餘(yu) 名師生的阿裏地區劄達縣九年一貫製學校,校門口石碑上醒目地刻著“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的字樣,全校師生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發展、共同進步,譜寫(xie) 了一曲曲各民族和諧共處、融合發展的美妙樂(le) 章。

  多年來,劄達縣九年一貫製學校堅持民族團結教育從(cong) 娃娃抓起,大力實施“金種子”工程,全麵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每周開展至少1學時的民族團結教育課程,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ge) 青少年的心靈深處。

  “民族團結教育從(cong) 娃娃抓起,深入淺出地對孩子們(men) 進行啟蒙教育,讓孩子們(men) 知道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培養(yang) 孩子純樸、善良、團結、包容、和諧的優(you) 秀品質,讓民族團結的種子從(cong) 小就紮根於(yu) 心。”劄達縣九年一貫製學校校長張春祥說。

  劄達縣九年一貫製學校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教育教學實際,積極開展經典詩歌朗誦會(hui) 、民族團結教育講座等係列教育活動,讓學生充分了解我國民族構成、地域分布特點、各民族曆史和文化等方麵知識,進一步增強孩子們(men) 的民族自豪感,不斷提高民族團結意識;利用校內(nei) 民族團結教育基地,通過組織演講比賽、歌唱比賽等形式,廣泛開展民族團結宣傳(chuan) 教育活動,在比賽中培養(yang) 孩子們(men) 的團結精神;組織初三畢業(ye) 學生開展“小小宣講員”培訓活動,讓畢業(ye) 的學生在回到家後向父母鄰居、親(qin) 朋好友等傳(chuan) 播“四講四愛”知識,發揮學生作為(wei) “小小宣講員”的作用,讓“四講四愛”的聲音傳(chuan) 遍劄達縣每一個(ge) 鄉(xiang) 村、每一片土地。

  此外,學校還組織科任老師不斷加強民族團結教育業(ye) 務知識的學習(xi) ,組織德育處工作人員認真學習(xi) 民族團結相關(guan) 文件,在學習(xi) 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在全校形成民族團結的濃鬱教育氛圍。

  共享民族團結溫暖,共創祖國美好未來。劄達縣九年一貫製學校在民族團結進步方麵作出的工作,不僅(jin) 促進了全校各民族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幫助,更增強了民族凝聚力,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開遍校園。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