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習近平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紮根中國大地 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

發布時間:2022-04-26 09:13:00來源: 新華社

  4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這是習(xi) 近平在立德樓觀摩思政課智慧教室現場教學並參與(yu) 討論。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4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這是習(xi) 近平同師生代表座談並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在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25日上午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習(xi) 近平代表黨(dang) 中央,向全國各族青年致以節日的祝賀,向中國人民大學全體(ti) 師生員工、向全國廣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習(xi) 近平希望全國廣大青年牢記黨(dang) 的教誨,立誌民族複興(xing) ,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zheng) 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

  習(xi) 近平強調,“為(wei) 誰培養(yang) 人、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要堅持黨(dang) 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堅持為(wei) 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服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廣大青年要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chuan) 播者、模範踐行者,向英雄學習(xi) 、向前輩學習(xi) 、向榜樣學習(xi) ,爭(zheng) 做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時代洪流中踔厲奮發、勇毅前進。

  中國人民大學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前身是1937年誕生於(yu) 抗日戰爭(zheng) 烽火中的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華北大學,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注重人文社會(hui) 科學高等教育和馬克思主義(yi) 教學與(yu) 研究,被譽為(wei) “我國人文社會(hui) 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麵旗幟”。

  上午9時20分許,習(xi) 近平在中國人民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張東(dong) 剛、校長劉偉(wei) 陪同下,首先來到立德樓,觀摩思政課智慧教室現場教學。習(xi) 近平同青年學生一起就座,認真傾(qing) 聽並參與(yu) 討論,對學校立足自身優(you) 勢,不斷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課的做法表示肯定。他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否在立德樹人中發揮應有作用,關(guan) 鍵看重視不重視、適應不適應、做得好不好。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老師要用心教,學生要用心悟,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鬥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ge) 接續的過程,要針對青少年成長的不同階段,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希望人民大學綿綿用力,久久為(wei) 功,止於(yu) 至善,為(wei) 全國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提供更多“金課”。也鼓勵各地高校積極開展與(yu) 中小學思政課共建,共同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建設。習(xi) 近平勉勵同學們(men)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勇當開路先鋒、爭(zheng) 當事業(ye) 闖將。

  中國人民大學校史展設立於(yu) 學校博物館內(nei) 。習(xi) 近平來到這裏,詳細了解學校曆史沿革、建設發展和近年來教學科研成果等情況。習(xi) 近平強調,中國人民大學在抗日烽火中誕生,在黨(dang) 的關(guan) 懷下發展壯大,具有光榮的革命傳(chuan) 統和鮮明的紅色基因。一定要把這一光榮傳(chuan) 統和紅色基因傳(chuan) 承好,守好黨(dang) 的這塊重要陣地。要加強校史資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講好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故事,講好黨(dang) 創辦人民大學的故事,激勵廣大師生繼承優(you) 良傳(chuan) 統,賡續紅色血脈。

  在博物館門前廣場上,習(xi) 近平看望了老教授、老專(zhuan) 家和中青年骨幹教師代表,並同他們(men) 親(qin) 切交談。看到老教授、老專(zhuan) 家身體(ti) 健康、精神矍鑠,習(xi) 近平非常高興(xing) 。他指出,中國人民大學曆來是人才薈萃、名家雲(yun) 集的地方。老教授、老專(zhuan) 家們(men) 為(wei) 黨(dang) 的教育事業(ye) 付出了巨大心血,作出了重要貢獻。希望中青年教師向老教授老專(zhuan) 家學習(xi) ,立誌成為(wei) 大先生,在教書(shu) 育人和科研創新上不斷創造新業(ye) 績。習(xi) 近平強調,建設世界一流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大學,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有世界一流的大師。要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要加強中青年教師骨幹的培養(yang) ,把人民大學打造成為(wei) 我國人文社會(hui) 科學研究和教學領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中國人民大學圖書(shu) 館以人文社會(hui) 科學學術性文獻館藏為(wei) 主,有藏書(shu) 410餘(yu) 萬(wan) 冊(ce) 。習(xi) 近平來到這裏,考察館藏紅色文獻、古籍集中展示,察看現代化檢索平台和複印報刊資料等數字化學術資源,聽取學校加強文獻古籍保護利用,促進理論研究成果轉化應用等情況介紹。

  習(xi) 近平強調,人民大學館藏紅色文獻,鑒證了我們(men) 黨(dang) 創辦正規高等教育的艱辛曆程,是十分寶貴的紅色記憶,要精心保護好,逐步推進數字化,讓更多的人受到教育、得到啟迪。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古籍典藏的保護修複和綜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jia) 值理念、道德規範,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加強學術資源庫建設,更好發揮學術文獻信息傳(chuan) 播、搜集、整合、編輯、拓展、共享功能,打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學術資源信息平台,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隨後,習(xi) 近平來到世紀館北大廳同中國人民大學師生代表座談。中國人民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張東(dong) 剛、“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高銘暄、經濟學院教授趙峰、新聞學院博士生周曉輝、哲學院本科生王海蓉先後發言,現場氣氛輕鬆熱烈。

  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後,習(xi) 近平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我國有獨特的曆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不能跟在別人後麵依樣畫葫蘆,簡單以國外大學作為(wei) 標準和模式,而是要紮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中國人民大學從(cong) 陝北公學成立之初就鮮明提出要培養(yang) “革命的先鋒隊”,到新中國成立之初提出培養(yang) “萬(wan) 千建國幹部”,到改革開放新時期提出培養(yang) “國民表率、社會(hui) 棟梁”,再到新時代提出培養(yang) “複興(xing) 棟梁、強國先鋒”,始終不變的是“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展現了“黨(dang) 辦的大學讓黨(dang) 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希望中國人民大學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chuan) 承紅色基因,讓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信念成為(wei) 人大師生的自覺追求。

  習(xi) 近平指出,高校是我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五路大軍(jun) ”中的重要力量。當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和實踐提出了大量亟待解決(jue) 的新問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麽(me) 了”、“人類向何處去”的時代之題。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立足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ti) 係。要以中國為(wei) 觀照、以時代為(wei) 觀照,立足中國實際,解決(jue) 中國問題,不斷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使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真正屹立於(yu) 世界學術之林。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義(yi) 真、學問高、德行正,自覺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為(wei) 學術己任,以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為(wei) 思想追求,在研究解決(jue) 事關(guan) 黨(dang) 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guan) 鍵性的重大問題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要發揮哲學社會(hui) 科學在融通中外文化、增進文明交流中的獨特作用,傳(chuan) 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為(we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作出積極貢獻。

  習(xi) 近平強調,好的學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個(ge) 共同特點,都有一支優(you) 秀教師隊伍。對教師來說,想把學生培養(yang) 成什麽(me) 樣的人,自己首先就應該成為(wei) 什麽(me) 樣的人。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們(men) 的教師既精通專(zhuan) 業(ye) 知識、做好“經師”,又涵養(yang) 德行、成為(wei) “人師”,努力做精於(yu) “傳(chuan) 道授業(ye) 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ye) ,有愛才有責任。廣大教師要嚴(yan) 愛相濟、潤己澤人,以人格魅力嗬護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智慧,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qing) 注到每一個(ge) 學生身上,讓每一個(ge) 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ge) 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老師應該有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的自覺,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ang) ,以模範行為(wei) 影響和帶動學生,做學生為(wei) 學、為(wei) 事、為(wei) 人的大先生,成為(wei) 被社會(hui) 尊重的楷模,成為(wei) 世人效法的榜樣。

  習(xi) 近平指出,立足新時代新征程,中國青年的奮鬥目標和前行方向歸結到一點,就是堅定不移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努力成長為(wei) 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希望廣大青年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qing) 聽人民呼聲,用內(nei) 心感應時代脈搏,把對祖國血濃於(yu) 水、與(yu) 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ye) 全過程、融匯在事業(ye) 追求中。

  習(xi) 近平離開學校時,道路兩(liang) 旁站滿了師生,大家激動地向總書(shu) 記問好,齊聲高呼“青春向黨(dang) 、不負人民”、“複興(xing) 棟梁、強國先鋒”,習(xi) 近平向大家揮手致意,掌聲、歡呼聲在校園內(nei) 久久回蕩。

  王滬寧、丁薛祥及中央和國家機關(guan) 有關(guan) 部門負責同誌參加有關(guan) 活動。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