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患者的“生命線”——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疫情期間就醫需求
疫情期間,群眾(zhong) 就醫買(mai) 藥一直是“急難愁盼”問題。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青海大學附屬醫院1800名醫護人員駐守醫院,堅守崗位,將疫情防控和正常醫療服務保障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科學區分患者人群,合理設置緩衝(chong) 區,實施精細化分類服務,為(wei) 老人、兒(er) 童、孕產(chan) 婦、急危重症患者開通綠色通道,堅決(jue) 保障好疫情期間群眾(zhong) 正常就醫需求。
血液透析中心:確保每一名患者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一大早,血液透析中心主任巴應貴就在為(wei) 這天要從(cong) 西寧市管控區、封控區、防範區前來透析的幾名患者撓頭,電腦屏幕上是最新的西寧市“三區”劃分情況表。“不少患者根本不清楚他們(men) 屬於(yu) 哪個(ge) ‘區’,還要根據他們(men) 報備的地址再確認一遍。”巴應貴說。
即便是在疫情期間,血液透析中心每天依然有100多名患者要來透析,其中老年人占了一半,最大的年齡超過80歲。據了解,透析患者一次沒有及時透析,就有可能引起心慌、胸悶,甚至心衰、死亡。對巴應貴來說,疫情期間如何確保每一名患者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是他的頭等大事。
“上午50多名透析患者,下午50多名透析患者。”這是一直以來血液透析中心的常態。在長達四五個(ge) 小時的透析過程中,醫護人員要嚴(yan) 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操作,不僅(jin) 要確保病人的安全,還要確保醫護人員的安全。為(wei) 此,兩(liang) 班倒的常態在疫情期間被打破。
“12人四班倒,連班、通班守護患者‘生命線’,今天就有4個(ge) 從(cong) ‘三區’來的病人。”巴應貴把他們(men) 分成了兩(liang) 撥,一撥在20點到0點透析,另一撥在翌日淩晨1點到5點,中間還要留一個(ge) 小時進行機器清洗和消殺。
“這樣安排是為(wei) 了把他們(men) 跟其他安全區域來透析的患者分開,醫護人員也會(hui) 全程穿戴防護裝備,確保大家的安全。”巴應貴解釋說。可這也就意味著今天科裏有人要加班。自疫情發生以來,血液透析中心僅(jin) 有的10名護士和兩(liang) 名醫生就一直住在科裏,加班加點至深夜、超負荷運轉早已成為(wei) 常態。
產(chan) 科:“跑步迎接新生命”
“病房已經住滿了,疫情期間產(chan) 科跟平時一樣忙。急危重症孕產(chan) 婦像妊娠期高血壓、先兆子癇等一個(ge) 接一個(ge) ,明顯比平時要多。”護士肖海雪一路小跑著說道。
“在產(chan) 科,所有人都在跑,從(cong) 早到晚,根本停不下來。”肖海雪邊跑邊說,就是好不容易停下來,也是在病房給新手媽媽指導母乳喂養(yang) ,協助辦理出入院手續,整天忙得團團轉。
產(chan) 科的特殊性在於(yu) ,分娩到來不分季節不分晝夜。肖海雪說,目前產(chan) 科病房有將近30個(ge) 孕產(chan) 婦,每天要迎接十四五位新生兒(er) 的到來。這是個(ge) 充滿希望的地方,一個(ge) 個(ge) 小生命為(wei) 疫情的陰霾帶來一縷縷曙光,也給人增添了無窮的力量。
“人手不夠,年輕護士挑大梁。”由於(yu) 科裏一部分醫護人員被抽調去核酸采集,科室工作量卻絲(si) 毫未減,去年剛入職的年輕護士馬玉婷挑起了大梁。
產(chan) 後乳腺疏通、擦洗、接手術病人、打點滴……馬玉婷忙得不可開交。疫情期間,院內(nei) 醫護人手緊張,一個(ge) 人恨不得掰成兩(liang) 個(ge) 用。從(cong) 早上8點接班到18點下班,馬玉婷沒有休息時間,中間隻有短暫的午飯時間可以緩口氣。
“科裏年長的護士作息時間都跟我一樣,我沒有理由不努力做到更多。”馬玉婷說。唯一不一樣的是,馬玉婷已經懷孕11周了,前幾天剛發現。孕早期的症狀讓她的臉色有些蠟黃。丈夫來電話反複叮囑“少跑些”,可是患者和家屬一聲招呼,她就把丈夫的囑咐拋在腦後,小跑著趕了過去。
急救中心:“不能因為(wei) 核酸耽誤病人的病情”
急救車呼嘯而來,這已經是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急救中心救護車今天的第20次出診了。一名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被緊急送往搶救室。
“平時最多八九趟,疫情期間救護車出診次數最多一天能達到20趟。”急診外科、急救中心接診部副主任李琳業(ye) 說。
受疫情的影響,白天的急診大廳裏沒有了往日的熙攘,前來就診的患者寥寥。可是一到晚上和淩晨,患者明顯增多,“昨天晚上救護車出診11趟,10名患者收住院,又從(cong) 外院轉入了4名患者。”李琳業(ye) 仔細地算著出診量說,疫情期間重症患者明顯增多了,而且患者的病情多是危急重的,特別是消化道出血、腦梗的患者明顯增加,對急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疫情暴發以來,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急救中心有一個(ge) 原則——“不能因為(wei) 核酸耽誤病人的病情”,盡管這會(hui) 增加醫護人員的暴露風險。
據急救中心接診部副主任吳海濤介紹,前兩(liang) 天,他們(men) 遇到一名從(cong) “三區”送來的心跳呼吸驟停的患者,急需進行氣管插管。即便患者來自封控區,他們(men) 也沒有絲(si) 毫猶豫,立即開展緊急搶救,麵對可能被感染的風險,仍果斷開放患者氣道,打開生命通路。
“哪怕病人是‘陽性’我們(men) 也會(hui) 全力進行救治,這是醫者的天職。”吳海濤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模擬法庭” 讓學生更懂法
近日,一場別開生麵的“模擬法庭”在拉薩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來自拉薩市第一中學的21名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現場體驗了法庭審判的全流程,更感受到了法律的公正和莊嚴。 [詳細] -
拉薩考區2022年公安院校公安專業招生麵試5月25日舉行
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拉薩考區2022年公安院校公安專業考生的體檢、麵試、體能測評工作,將於本月25日在拉薩市公安局特警支隊舉行(柳梧新區東環路與北京大道交叉口西北200米)。 [詳細] -
團市委聯合吉崩崗社區開展“防疫知識體驗營”活動
通過遊戲互動方式模擬各種防疫場景,讓學生們牢記“科學佩戴口罩”、“一米線距離”等常態化防疫措施,毫不放鬆、共同守護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