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真正尊重孩子沒有那麽難
父母愛孩子是一種本能,但有時父母對孩子的控製欲會(hui) 超過對孩子的愛的衝(chong) 動。多數父母如果不學習(xi) 一些心理學知識,沒有理性的覺察和思考,要做到尊重孩子是不容易的。尊重,本質上是看見、是關(guan) 懷、是滿足、是放手。尊重應是相互的和平等的,孩子需要知道,要享受父母的尊重,他也要尊重父母。家長的認知水平和家庭的文化,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決(jue) 定了家長是否能做到真正尊重孩子。
底層邏輯要更新。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情感需要越來越突出。但我國一些傳(chuan) 統的家庭文化觀並沒有把孩子當作一個(ge) 獨立的個(ge) 體(ti) 來對待,沒有把孩子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放在重要的位置,這自然會(hui) 造成親(qin) 子之間的衝(chong) 突。現代父母還存在諸如“親(qin) 子一體(ti) 化”的育兒(er) 觀,有些是受到傳(chuan) 統觀念的影響,有些則是父母自身認知水平的局限。父母要真正做到尊重孩子,首先應更新自己思維方式的底層邏輯。
家長自己要過得好。如果家長自己的生活和事業(ye) 一塌糊塗,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身心狀態來愛孩子,甚至可能會(hui) 將孩子當成自身情緒的垃圾桶,或讓孩子來背負父母的人生遺憾和未完成的理想。我的谘詢案例中曾遇到一位家長,當談到要理解和尊重孩子時,這位家長委屈地說:“我從(cong) 小就是被父母打罵長大的,我還有滿肚子怨氣沒地方發泄呢,現在的孩子罵不得打不得,這還不把我活活憋死!”隻有家長自己成長了、開心了,才能騰出心理空間來容納孩子的情緒和尊重孩子的感受。
家庭要有邊界感。什麽(me) 是邊界感呢?例如,一位媽媽經常不經過女兒(er) 的同意也不事先打招呼,就直接去女兒(er) 的宿舍整理櫃子、拆洗床單。女兒(er) 表示抗議後,媽媽仍置若罔聞。這就是沒有邊界感的體(ti) 現。家庭成員之間擁有邊界感,才能進入一種關(guan) 係的理想狀態:各就各位,避免越位,按需補位,及時歸位。家長有邊界感,不僅(jin) 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清晰的邊界意識會(hui) 時刻提醒家長:“誰的事情誰負責,過於(yu) 主動的幫助就是控製。”如果我們(men) 愛孩子,就應給孩子選擇的自由,培養(yang) 他們(men) 自己做主的能力和意識。
了解孩子的需求。尊重生命,就要滿足生命成長的需要。在孩子自幼萌生的主張沒有被扭曲的情況下,孩子本能的需要往往都是對其發展有利的。家長需要聽見孩子的呼喚,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應是自己的“主人”,家長則應是“後勤”和“顧問”的角色,提供孩子所需的教育資源、學習(xi) 資源、賞識肯定、優(you) 質陪伴等,而不是當事無巨細的“管家”。
例如,一個(ge) 初一女孩在轉學後,因不能適應新環境而情緒低落,放學後經常把自己關(guan) 在房間裏,也不和家人說話。她的父母理解孩子遇到困難了,需要時間慢慢調整,也明白退縮是這個(ge) 特殊階段孩子成長的需要和一種自我保護。所以父母並沒有焦慮,而是放任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躺平”一陣子,再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走出來。他們(men) 還偶爾組織女兒(er) 的同學來家裏聚會(hui) ,幫助女兒(er) 熟悉新同學和新環境。半年過去後,孩子慢慢有了活力,學習(xi) 成績也越來越好。
減少規矩,釋放空間。家長應該審視一下家庭的規矩,砸掉一些不必要的、過時的、僵化的家庭規矩,給家庭成員解放出更多空間,為(wei) 家庭成員相互之間的尊重創造更多條件。比如家裏來了客人,父母要求孩子向客人問好而孩子不願意說,如果父母強製孩子必須這樣做,這就是沒有尊重孩子,忽視了孩子拒絕的權利。再比如,做作業(ye) 是孩子的義(yi) 務,但是先寫(xie) 作業(ye) 還是先玩會(hui) 兒(er) 手機,先寫(xie) 語文作業(ye) 還是先寫(xie) 數學作業(ye) ,這些都是孩子的權利。
當然,每個(ge) 家庭孩子的權利是不一樣的,對孩子尊重的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如何尊重孩子與(yu) 社會(hui) 文化和家庭文化有關(guan) 係。
比如在我家,隻要不沉迷,孩子玩手機遊戲是被允許的,在被允許的情況下,孩子可以有尊嚴(yan) 地玩遊戲。在安全積極的家庭環境中,孩子自己安排學習(xi) 和玩耍的時間,不僅(jin) 不會(hui) 耽誤孩子的學習(xi) ,反而會(hui) 激發孩子自我管理時間的動力。
有一點需要強調,尊重孩子並非溺愛孩子,尊重孩子與(yu) 用紀律和規矩要求孩子並不矛盾。在孩子要求不合理的時候,在孩子的行為(wei) 違反了約定或者越過了家庭紅線的時候,父母可以平靜而堅定地拒絕孩子的要求,這並不是不尊重孩子,恰恰體(ti) 現了父母對孩子理性而長遠的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北京高考生考前能否回校?封管控考點家長可否陪同?官方釋疑
2022年北京高考報名考生共5.4萬人,考試將於6月7日至10日進行。今年,北京按照常規考點、封管控考點、在集中醫學觀察場所和醫療救治場所設置的考場三類情況進行安排,確保廣大考生“應考盡考”。 [詳細] -
2022年北京市高考6月7日至10日進行 封控區一人一考場
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49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2022年全市高考報名考生共5.4萬人,考試將於6月7日至10日進行。 [詳細] -
“凡編必審”,首批中小學數字教材國家標準將實施
首批中小學數字教材國家標準將於2022年11月1日實施。按照新標準的要求,數字教材中單一視頻的時長有“限製”,小學階段不超20分鍾,中學階段不超25分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