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西藏天文館開建

發布時間:2022-06-14 10:07:00來源: 拉薩日報

  6月12日上午,西藏天文館建設項目奠基儀(yi) 式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舉(ju) 行。西藏天文館的建設,是我國天文科普場館及觀測台站在西藏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西藏天文科學普及能力和我國的天文及空間觀測力起到重要作用。

  據了解,西藏天文館建成後將使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在目前“三館合一”的基礎上,實現“四館合一”。西藏天文館搭載的一米級光學望遠鏡將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折射式光學望遠鏡,符合高海拔地區運行使用特點,具備如變星、雙星較差測光及空間目標搜尋等科研功能,並服務於(yu) 西藏的科學傳(chuan) 播和科學普及工作,將具備科研與(yu) 科普雙重功效。

  西藏天文館項目總建築麵積為(wei) 11571.9平方米,其搭載的一米級光學天文望遠鏡,已於(yu) 2020年通過科技部“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高海拔地區科研及科普雙重功能一米級光學天文望遠鏡建設項目)專(zhuan) 項,並於(yu) 2021年3月10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yu) 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和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等單位開始研製工作,這架米級光學天文望遠鏡研製成功後將是世界上最大口徑的折射式光學天文望遠鏡。

  自治區科學技術廳黨(dang) 組成員、副廳長王俊傑告訴記者:“西藏天文館不僅(jin) 是對廣大公眾(zhong) 進行天文科學普及的場所,也是吸引來藏旅遊的國內(nei) 外遊客的新地標。”

  據悉,該場館建成後將為(wei) 西藏有效提升科普覆蓋麵和實效性,促進全社會(hui) 形成崇尚科學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進一步實現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對西藏經濟社會(hui) 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根據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曆年來運營數據測算,西藏天文館開館後年接待量預計可達到10餘(yu) 萬(wan) 人次,每年可使10餘(yu) 萬(wan) 公眾(zhong) 接受天文科學科普教育。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