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專家吉如·巴桑羅布:西藏民俗文化保護力度得到加強
糌粑盒、牛糞磚、牛皮船、犛牛毛眼罩……在2734平方米的展廳裏,700多件藏品細致勾勒出青藏高原上“離太陽最近的人”的生活日常。
總投資6.6億(yi) 元人民幣,總占地麵積6.5萬(wan) 平方米的西藏博物館新館正為(wei) 開館而緊鑼密鼓地準備著,作為(wei) 基本陳列之一的民俗展廳已基本布展就緒。近日,民俗展廳主策展人吉如·巴桑羅布在拉薩接受了中新社記者采訪。
“西藏民俗文化極具地域特色,我們(men) 希望通過展品讓觀眾(zhong) 感受雪域高原原汁原味的生活氣息。”吉如·巴桑羅布介紹,展覽以“離太陽最近的人”為(wei) 主題,以衣食住行、生產(chan) 生活為(wei) 主線,力圖全方位展現西藏厚重多彩的民俗文化,打造文化傳(chuan) 播的窗口。在長達兩(liang) 年多的籌備布展過程中,吉如·巴桑羅布親(qin) 曆了許多文化傳(chuan) 承故事,也切身感受到西藏民俗文化保護力度大大增強。
展廳中陳列的一件馬牙邦典(藏族婦女的彩色圍裙)讓吉如·巴桑羅布印象深刻。2020年5月,吉如·巴桑羅布一行來到當雄縣,尋訪到馬牙邦典編製技藝傳(chuan) 承人次仁老人。老人得知來意後答應親(qin) 自製作一件邦典捐贈給博物館。但遺憾的是他心願未了就病重去世。2021年5月,老人的兒(er) 子決(jue) 定接力完成這一願望,他花費2個(ge) 多月時間趕工縫製,並將做好的邦典送到博物館。
“這件藏品也許沒有特別高的經濟價(jia) 值,但它凝結著父子兩(liang) 代人對文化傳(chuan) 承的熱愛。”吉如·巴桑羅布說,博物館展覽籌備期間,許多非遺傳(chuan) 承人、西藏民間藝人提供了大量幫助,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
“這些年來西藏的非遺保護工作推進紮實有效,許多民俗文化列入非遺項目,這為(wei) 我們(men) 尋找線索提供了很多方便。”吉如·巴桑羅布認為(wei) ,正是官方及各部門加大了對民間、民俗文化的保護力度,才讓西藏古老多彩的民俗文化得以原汁原味地呈獻給觀眾(zhong) 。
開展在即,吉如·巴桑羅布也寄予期待。“對西藏民眾(zhong) 來講,希望加深他們(men) 對藏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對其他省份的觀眾(zhong) 而言,希望加深其對西藏民風民俗的了解,促進各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對觀展的國際觀眾(zhong) 而言,希望他們(men) 看到西藏文化保護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博物館是一個(ge) 城市的窗口,我們(men) 希望充分發揮它文化傳(chuan) 承、闡釋、保護的功能。”吉如·巴桑羅布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洛桑卓瑪:助西藏孩子奏響夢想樂章
對美的追求,是她夢想的出發點;讓西藏孩子綻放光彩,是她矢誌不渝的初心堅守。2017年,“90後”拉薩姑娘洛桑卓瑪創立了西藏首家專業少兒模特禮儀培訓中心,把時尚之風帶進雪域高原。[詳細] -
回寧生曆屆生6月17日進行西寧城區初中學業水平暨高中招生第一次體育考試
記者6月13日從西寧市教育局獲悉,2022年西寧城區初中學業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試回寧生、曆屆生第一次體育考試將於6月17日舉行,文化課考試將於6月21日至24日舉行。 [詳細] -
日喀則非遺藝術節讓非遺文化走進現代生活
12日下午,為期三天的2022年“桑珠孜有禮”·非遺藝術節在日喀則桑珠孜區落幕,藝術節現場有文物文化長廊、非遺手工藝街和市集、特色產品展示展銷三個線下展示區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