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河海大學瀾湄學院溯源“中華水塔”:做“水文章”,共赴“瀾湄之約”

發布時間:2022-08-04 16:1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飲水要思源。我們(men) 要發揮好河海大學人才、學科等優(you) 勢,做好瀾滄江-湄公河的生態文章和國際文章,通過“瀾滄江—湄公河學院”(即:瀾湄學院)拓展學曆教育、非學曆教育、人文交流、科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助力‘中華水塔’青海更好打好‘生態牌’。”河海大學黨(dang) 委常委、副校長徐衛亞(ya) 說。

  日前,河海大學黨(dang) 委常委、副校長徐衛亞(ya) 帶領該校瀾湄學院建設調研團,在青海省會(hui) 西寧市及玉樹藏族自治州開展調研。

  瀾滄江-湄公河是一條流經亞(ya) 洲六國的國際大河,被稱為(wei) “東(dong) 方的多瑙河”、地區“黃金水道”。她起源於(yu) 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流經西藏和雲(yun) 南兩(liang) 省區,從(cong) 西雙版納出境後被稱為(wei) 湄公河,並先後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五國,幹流全長4880公裏,流域麵積81萬(wan) 平方公裏。

  徐衛亞(ya) 介紹,一個(ge) 月前,在緬甸蒲甘舉(ju) 行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七次外長會(hui) 上,中方提出將實施包括“瀾湄英才計劃”在內(nei) 的六大惠湄舉(ju) 措,與(yu) 湄公河國家分享合作紅利,增添發展動力。其中包括向湄公河國家提供2000個(ge) 學曆獎學金名額、2000人次培訓,培養(yang) 民用核能、生態、農(nong) 林等領域專(zhuan) 業(ye) 人才,建設瀾滄江—湄公河學院,打造一流水資源人才培養(yang) 基地。

  徐衛亞(ya) 表示,作為(wei) 中國第一所培養(yang) 水利人才的高等學府,最新發布的2022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河海大學水資源工程位列其中。目前,河海大學正在建設瀾湄學院,旨在開展學曆教育、非學曆教育、教育和人文交流項目;培養(yang) 水資源、環境、能源、農(nong) 業(ye) 領域高層次人才,推動瀾湄國家教育、文化、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進行定製化人才培養(yang) ,形成瀾湄教育基地;成立瀾湄國家高校聯盟,形成覆蓋瀾湄國家政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ye) 以及相關(guan) 國際組織和機構的國際合作網絡。

  據悉,在學曆教育方麵,該校招收瀾湄國家留學生、打造瀾湄國家留學生實習(xi) 實踐基地、建設瀾湄國家全英文精品課程、開設水韻課堂“瀾湄合作”專(zhuan) 題高端講座;在非學曆教育方麵,該校麵向瀾湄國家水資源、環境、能源、農(nong) 業(ye) 等領域的政府官員、企業(ye) 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等,組織開展線下、線上專(zhuan) 題培訓,並創新了“雲(yun) 參觀”“雲(yun) 考察”的實踐模式;在教育和人文交流方麵,編寫(xie) 瀾湄教程,舉(ju) 辦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與(yu) 瀾湄國家的高校開展合作。

  青海省玉樹州委書(shu) 記蔡成勇會(hui) 見了瀾湄學院建設調研團。他介紹,青海省是“中華水塔”,中華民族母親(qin) 河長江、黃河和國際河流瀾滄江(湄公河)發源於(yu) 玉樹州,玉樹州是水的源頭,而河海大學是中國水利學科的龍頭,希望提高雙方契合度,做足“水文章”。

  “玉樹州是青海生態高地,特別是瀾滄江畔的昂塞地區是旗艦物種雪豹的重要棲息地,同時,玉樹州文化資源豐(feng) 厚、多元且獨特,希望玉樹州和河海大學共赴‘瀾湄之約’,共同講好中國故事的玉樹篇章。”蔡成勇說。

  在青期間,徐衛亞(ya) 一行還前往青海省委宣傳(chuan) 部、中新社青海分社座談,了解“瀾湄萬(wan) 裏行”中外媒體(ti) 大型采訪活動以及瀾湄國家媒體(ti) 交流合作事宜。(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