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心手相牽】雪域高原,智力援藏腳步錚錚

發布時間:2022-08-22 15:50:00來源: 新利平台

  “大家好,我是阿羌,歡迎來到西藏林芝助農(nong) 館的直播間……”打開社交軟件進入直播頁麵,西藏大學生阿羌正在積極向客戶介紹家鄉(xiang) ,推薦西藏特色產(chan) 品。短短數月,林芝助農(nong) 館創下百萬(wan) 元的銷售業(ye) 績。這驕人成績背後離不開援藏幹部人才的精心指導,他們(men) 在電子商務、品牌推廣、人才培養(yang) 等多個(ge) 領域,開展智力援藏相關(guan) 工作,推進西藏農(nong) 業(ye) 數字化轉型,助力西藏自治區開展數字鄉(xiang) 村戰略。

  隨著黨(dang) 中央持續深入對口援藏工作重心的轉變,援藏形式也發生著質的飛越,從(cong) 以往靠單一的資金、物資援藏逐步轉變為(wei) 智力援藏。相較於(yu) 純粹的資金、物資援藏,智力援藏作用更為(wei) 持久,實現的是由“輸血”到“造血”更為(wei) 根本的轉變。如今,在西藏湧現出越來越多像阿羌一樣,借著智力援藏政策的東(dong) 風,靠著挖掘本土人才的“內(nei) 生動力”,走上致富道路的高原百姓。

  智力援藏,既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開展的一批批援藏項目,廣泛涉及農(nong) 、林、牧、醫療、人才等諸多領域,各援藏省市、中央企業(ye) 從(cong) 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際需要出發,采取多種形式把先進理念、先進經驗、先進方法引入西藏。廣東(dong) 省援藏工作隊,依托西藏自治區林芝市資源稟賦優(you) 勢,扶持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通過搭平台、引龍頭、降成本、拓市場有力促進產(chan) 業(ye) 發展,切實推動“輸血型”援藏向“造血型”援藏轉變;福建省廈門援藏隊探索出一條“黨(dang) 建引領、政府引導、突出產(chan) 業(ye) 、壯大集體(ti) 、群眾(zhong) 參與(yu) 、援藏支持”的實施路徑,助力昌都市左貢縣列達村和亞(ya) 中村,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浙江省援藏工作隊,通過“傳(chuan) 幫帶”“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方式,加大培訓力度,為(wei) 那曲市培養(yang) 出一支帶不走的高素質幹部隊伍……用智力援藏,積極參與(yu) 西藏建設,不斷深化和發展援藏內(nei) 涵,激活高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為(wei) 西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智力援藏,既要富百姓腦袋、也要富百姓口袋。正確處理好“富口袋”和“富腦袋”的關(guan) 係,在持續推進智力援藏過程中,各援藏省市、中央企業(ye) 從(cong) 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際需要出發,從(cong) 具體(ti) 的引智成果推廣拓展到項目成果、技術和人才智力等方麵的援助,積極促進西藏的大發展。被稱為(wei) 高原“鳥巢”的拉薩市群眾(zhong) 文化體(ti) 育中心、種出草莓的阿裏地區噶爾縣生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日喀則市人民醫院新院區、因地製宜發展鹵蟲卵產(chan) 業(ye) 的那曲市雙湖縣其香錯湖區……一個(ge) 個(ge) 開創性的項目,都凝結著援藏幹部人才的智慧和力量。智力援藏充實了西藏幹部隊伍的力量,增進了高原人民的民生福祉,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未來,在黨(dang) 中央的堅強領導下,西藏各族人民將攜手一批批援藏幹部人才共同團結奮鬥,雪域高原智力援藏必將腳步錚錚,碩果累累!(新利平台 文/周晶)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