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在魯啟幕 助推非遺融入現代生活
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博覽會(hui) 25日在山東(dong) 濟南啟幕,共有中國各地332名非遺傳(chuan) 承人、284個(ge) 非遺項目參展參演,助推非遺走進現代生活。
浙江寧波的金銀彩繡工藝以其精妙樣式吸引女性駐足觀看;青海省加牙藏族織毯技藝憑借其優(you) 良品質和獨特的圖案設計當場收到訂單;扁鵲脈學診法、張氏經絡收放療法也引來養(yang) 生達人排隊體(ti) 驗……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契合當下養(yang) 生、環保熱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備受民眾(zhong) 青睞,非遺博覽會(hui) 場也猶如古代集市一般,吸引民眾(zhong) 尋找融入現代生活的非遺產(chan) 品。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司司長王晨陽在非遺博覽會(hui) 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曾介紹說,中國非遺博覽會(hui) 是非遺領域的全國性重要品牌活動,已成為(wei) 展示非遺保護成果、宣傳(chuan) 非遺保護理念、引領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平台。第七屆中國非遺博覽會(hui) 以“連接現代生活 綻放迷人光彩”為(wei) 主題,對於(yu) 進一步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的美好生活需求,服務國家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在本屆非遺博覽會(hui) 上,僅(jin) 中國傳(chuan) 統製茶工藝,就匯集了福鼎白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贛南客家擂茶製作技藝、恩施玉露製作技藝、普洱貢茶製作技藝等各“派”高手,現場“炫技”比試高下。
贛南客家擂茶製作技藝作為(wei) 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其傳(chuan) 承人黃娥嬌告訴記者,“現在很多民眾(zhong) 熱衷於(yu) 品茶飲茶,傳(chuan) 承人隻有不斷精進製茶工藝才能讓古老技藝長久佇(zhu) 立在現代民眾(zhong) 的視野中”。
“真是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記者看到民眾(zhong) 圍著一方幕布進行討論,隻見熒幕中幾隻“影人”上下翻飛。濟南皮影戲非遺傳(chuan) 承人李娟現場操控著手中的“影人”,她告訴記者,濟南皮影發展到現在已有100多年曆史,在“影人”製作、燈光等方麵與(yu) 時俱進。“濟南皮影不僅(jin) 僅(jin) 是濟南的、山東(dong) 的,更是中國的、世界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希望通過不斷傳(chuan) 承和發展濟南皮影戲的技藝,做中國文化傳(chuan) 播者,真正地讓皮影戲走向全世界。”
記者采訪獲悉,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博覽會(hui) 將持續到8月29日,屆時還將舉(ju) 辦中國傳(chuan) 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guan) 習(xi) 俗保護工作座談會(hui) 、構建中國特色非遺理論與(yu) 實踐研究體(ti) 係高端論壇、非遺策展論壇暨傳(chuan) 播案例分享會(hui) 等活動。
據了解,目前,中國國務院已公布了五批155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國文化和旅遊部認定了五批3062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設立了23個(ge)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支持對1805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進行記錄。中國已有42項非遺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ce) ,總數位居世界第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抗擊疫情青年在行動 日喀則市聶拉木縣瑣作鄉返鄉大學生誌願者助力疫情防控
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日喀則市聶拉木縣瑣作鄉返鄉大學生們紛紛向鄉黨委遞交申請,主動請纓奔赴“疫”線,助力疫情防控,以實際行動彰顯了新時代青年的奉獻精神和使命擔當。 [詳細] -
西藏自治區消費者協會律師團成立
西藏自治區消費者協會律師團是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為宗旨的法律服務組織,由具備律師資質、在民事和經濟領域具有較強職業能力、自願從事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46名執業律師組成。[詳細] -
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發布《天津倡議》
2022年8月19—20日,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在中國天津召開。來自123個國家(地區)的政府機構、國際組織、行業企業、學校、研究機構代表出席了大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