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手機管理要剛柔相濟
據極目新聞報道,9月2日,秦皇島一所中學在學生報到時,將一把錘子和一張紙擺放在校門口的桌子上。紙上印著“免費碎手機”,表示學生如果偷帶手機入校,老師將當場把手機砸了。據記者了解,這是教師和家長開會(hui) 想出的妙招,並且此舉(ju) 有作用,目前沒有出現砸手機的情況。
長期以來,學生在學校或明或暗地使用手機,給學校管理帶來不少困擾。如果不管不問,學生極易因不恰當使用手機而無法專(zhuan) 注於(yu) 學業(ye) ,同時也會(hui) 因頻繁接觸網絡不良信息而使價(jia) 值觀受到一定的負麵影響。如果管得太嚴(yan) ,則易使學生產(chan) 生抵觸情緒,甚至做出激烈行為(wei) 。因此,從(cong) 源頭做好校園手機管理,考驗著學校管理者的教育智慧,也折射出一所學校的校園文化。
對於(yu) 手機問題,教育部辦公廳於(yu) 2021年2月印發了《關(guan) 於(yu) 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ge) 人手機帶入校園,以及禁止帶入課堂等要求。現實中,如果學生確有與(yu) 家長溝通信息的客觀需要,學校一般要求學生入校前將手機交給老師統一保管,需要時向老師提出申請。一些寄宿製學校出於(yu) 現實考量,往往也規定了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的具體(ti) 時段和時長。
不管出台何種措施,初衷都是不讓手機影響到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最終目的是為(wei) 了讓學生處理好與(yu) 手機的關(guan) 係,科學、合理、有度地使用手機。
其實,校園手機管理的關(guan) 鍵不在手機本身,而是引導學生做好自我管理。一味放任,顯然不妥,但強行禁止,也不是治本之策。比較有效的方式是,一方麵開誠布公,共同商定有效的管理辦法;另一方麵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做好思想疏導,降低學生對手機的心理依賴。
隻有堵疏結合、剛柔相濟、雙管齊下,才能更好地做好校園手機管理工作。報道中的中學先是老師和家長達成共識,而後在校門口桌子上擺放一把錘子。這彰顯了製度的剛性和治理的威嚴(yan) 態度,也向學生傳(chuan) 遞了不能私帶手機入校園的鮮明信號。同時,如報道中所言,“若是老師真發現學生偷帶手機的情況,學校也會(hui) 妥善處理,不會(hui) 隨意毀壞學生財物”,足見學校管理者教鞭高高舉(ju) 起、輕輕放下的柔性舉(ju) 措。
中學生普遍存在做事易衝(chong) 動、不計後果的心理特點,特別需要家長和學校懷著巨大的耐心,幫助他們(men) 戰勝自我。家長在做好示範之餘(yu) ,要配合學校工作,凝聚家校教育合力。教師則不妨多通過主題班會(hui) 等方式,引導學生全麵了解沉迷手機的危害,增加對學業(ye) 與(yu) 娛樂(le) 、網絡社交與(yu) 社會(hui) 實踐的關(guan) 係的認知,學會(hui) 自律,適度利用手機進行社會(hui) 交往。
學生沉迷網遊或頻繁使用手機的習(xi) 慣一旦形成,則很難改正。家長和教師要多與(yu) 孩子站在一起,支持、相信孩子,運用教育智慧幫助他們(men) 戰勝自我。相信在科學的引導下,能夠在手機使用上自律的學生未來必有一番成就。
(作者係山東(dong) 省棗莊市實驗學校教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將於9月5日至11日舉辦
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將於9月5日至11日在全國範圍內統一舉辦,開幕式將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詳細] -
“瓊”盡全力 戰疫有我
海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變得嚴峻起來。疫情就是命令,海南教育係統聞令而動,動員教職員工支援抗疫一線、統籌教育防疫資源、提前謀劃製定秋季開學預案,確保維護安全穩定教育發展局麵。 [詳細] -
體育如何讓校園“活起來”
“一根小小海綿棒,可以甩,可以扔,既能當繩子,也能當杆子,碰到也不會疼。”福建省寧德師範學院附屬小學的鍾宇翔是一位點子特別多的體育教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