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青海這十年”文化和旅遊專場新聞發布會舉行

發布時間:2022-09-16 16:43:00來源: 青海日報

  9月15日,省政府新聞辦在西寧舉(ju) 行“青海這十年”文化和旅遊專(zhuan) 場新聞發布會(hui) ,邀請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王學文及相關(guan) 部門負責同誌,介紹十年來,青海文化和旅遊領域發展情況和取得的主要成就,並就社會(hui) 關(guan) 切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十年來,全省文化旅遊係統全麵落實省委省政府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奮力實施“一優(you) 兩(liang) 高”戰略部署,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事業(ye) 、文化產(chan) 業(ye) 和旅遊業(ye) 繁榮發展,繪就“詩”和“遠方”新畫卷。藝術創作持續繁榮,堅持以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高質量文化產(chan) 品為(wei) 目標,創作推出了180餘(yu) 部優(you) 秀作品,堅持線上線下融合、演出演播並舉(ju) ,走出青海、走向世界。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日趨完善,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覆蓋城鄉(xiang) 的五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體(ti) 係,全麵完成縣級“兩(liang) 館”總分館製建設,推動文化館、博物館、圖書(shu) 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向社會(hui) 開放服務,累計開展“戲曲進鄉(xiang) 村”等各類文化惠民活動9萬(wan) 餘(yu) 場次,服務群眾(zhong) 近4000萬(wan) 人次。

  十年來,文化遺產(chan) 保護成效顯著,全省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66處,不可移動文物6411處,可移動文物31.3萬(wan) 件。全省現有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361項,代表性傳(chuan) 承人3160名。設立31家青繡扶貧就業(ye) 工坊,培育60餘(yu) 家青繡企業(ye) ,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31億(yi) 元,帶動約15萬(wan) 人脫貧增收,“指尖上的青繡”成為(wei) 青海的金名片。生態資源優(you) 勢充分彰顯,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理念,生態旅遊正逐步發展成為(wei) 現代服務業(ye) 的龍頭,全省累計接待遊客3.1億(yi) 人次,旅遊收入3182.12億(yi) 元,均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打造以西寧市為(wei) 中心,格爾木市、玉樹市為(wei) 支點的東(dong) 部、南部、西部、北部生態旅遊精品環線,將文藝創作、公共服務、非遺傳(chuan) 承、文物利用、考古發掘等文化類資源融入旅遊環線建設。

  十年來,產(chan) 業(ye) 發展勢頭強勁,全省現有國家級文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10家,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2個(ge) 、夜間消費集聚區2個(ge) 。大力發展雲(yun) 演藝、數字藝術、沉浸式體(ti) 驗等新型業(ye) 態,健全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公共數字文旅服務網絡體(ti) 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努力助企紓困出實招,推動文化和旅遊行業(ye) 提振信心、恢複發展。市場監管有力有序,對外交流合作深入開展。利用媒體(ti) 宣傳(chuan) 報道“大美青海 生態旅遊”,全麵展示青海文化、青海魅力、青海韻味,話題量突破23億(yi) 人次,青海已成為(wei) 遊客感知大西北美景的旅遊首選目的地。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