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廈門展啟幕
“家”在海峽兩(liang) 岸孩子們(men) 的眼中是什麽(me) ?是台東(dong) 別具一格的捕魚季、是北京蘊藏地道京味兒(er) 的胡同、是內(nei) 蒙古自由遼闊的草原;更是廈門孩子眼中紛飛的白鷺、是鼓浪嶼上的獨特風情。
第十三屆海峽兩(liang) 岸少兒(er) 美術大展廈門展25日在廈門秋地藝術中心啟幕,為(wei) 觀展者帶來一場特別的“雲(yun) 遊中國”的藝術體(ti) 驗。
自2009年至今,由兩(liang) 岸多家機構共同發起並推動的兩(liang) 岸少兒(er) 美術大展,已成功舉(ju) 辦至十三屆,成為(wei) 兩(liang) 岸覆蓋麵廣、影響力大、水平高、持續時間長的少兒(er) 美術大展。
主辦方稱,在展期至11月6日的廈門展之後,大展還將在高雄、台北、北京等兩(liang) 岸城市舉(ju) 辦巡展,講述更多關(guan) 於(yu) “家”的精彩故事。
本屆大展以“藝‘述’家”為(wei) 主題,匯聚來自大陸三十一個(ge) 省市區和台港澳地區的孩子們(men) 230餘(yu) 幅描繪家鄉(xiang) 的作品,共同繪就多彩中華的美麗(li) 畫卷。孩子們(men) 以畫筆描述各自對“家”的不同理解和體(ti) 驗,呈現精彩又多元的中華文化。
除了豐(feng) 富的童畫作品,大展特邀藝術家李江,以不同形式的藝術創作,記錄並訴說傳(chuan) 統羌文化的原生態,也在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碰撞中思考著非物質文化的保護與(yu) 傳(chuan) 承。
公益部分,大展繼推出苗族、土家族、藏族、白族係列後,再次攜手“蒲公英行動”,特邀雲(yun) 南省景洪市基諾鄉(xiang) 中心小學的孩子們(men) ,以版畫形式呈現基諾族的文化特色,呈現中華多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觀展嘉賓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美術學科教研員鄭寶珍在接受記者采訪稱,大展在保留童趣方麵做得很到位,“主辦方每一屆挑選的主題都貼合孩子的視角,方便孩子們(men) 觀察身邊的世界,啟發孩子們(men) 的思考。”
她希望未來有機會(hui) 與(yu) 大展進行合作,開辟閩南傳(chuan) 統文化展示專(zhuan) 區,借助大展平台,更好地展示廈門校園傳(chuan) 承閩南傳(chuan) 統文化藝術的成果。
本次展覽由海峽經濟科技合作中心、台灣中華文創發展協會(hui) 、海峽兩(liang) 岸傳(chuan) 媒人才交流中心、廈門市海滄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hui) 、雲(yun) 揚天際文化藝術機構、頂新公益基金會(hui) 、廈門銀行以及中國美協少藝委等兩(liang) 岸多家合作夥(huo) 伴共同推動舉(ju) 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培養新時代的“大先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範,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麵發展的人。[詳細] -
成都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正式揭牌
25日,成都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揭牌儀式暨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框架協議簽訂儀式在四川成都舉行,這標誌著成都市知識產權工作邁上了新的台階。 [詳細] -
青海擴大殘疾人就業崗位 3年內落實5700人就業
25日,記者從青海省殘聯獲悉,該省提出建立完善的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政策體係和多形式的殘疾人就業支持體係,2022年至2024年3年內實現城鄉新增殘疾人就業5700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