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甘肅環縣:博士領銜破解“基因密碼” 為羊產業創“芯”

發布時間:2022-11-02 15:4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近日,來自海內(nei) 外的17位知名專(zhuan) 家、學者和科研人員,齊聚剛剛啟用的甘肅慶陽市環縣肉羊種質創新中心,他們(men) 將領銜專(zhuan) 業(ye) 團隊為(wei) 環縣羊產(chan) 業(ye) 創“芯”。

  環縣是傳(chuan) 統的農(nong) 牧業(ye) 大縣,養(yang) 羊是祖祖輩輩傳(chuan) 承下來的“老營生”。近年來,當地羊產(chan) 業(ye) 不斷升級,並借助科技力量“養(yang) 好羊”,已形成“種養(yang) 家銷一條龍,引育繁推一體(ti) 化”的局麵。此次環縣肉羊種質創新中心的啟用,主要用於(yu) 研究綿羊基因組選擇育種、精原幹細胞移植、胚胎移植、手工克隆以及幹細胞育種等工作。

  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蘭(lan) 州畜牧與(yu) 獸(shou) 藥研究所嶽耀敬博士是該中心的技術負責人。他介紹說,當地豐(feng) 富的飼草資源和優(you) 良的生態環境符合高檔肉羊產(chan) 業(ye) 發展;肉羊製種企業(ye) 規模大、設施齊全,符合舍飼專(zhuan) 門肉羊生產(chan) 發展方向,當地羊產(chan) 業(ye) 發展現狀已具備支撐該中心的條件。

  在胚胎工程實驗室內(nei) ,安雪姣博士將從(cong) 羊場采集回的組織樣本進行精原幹細胞的分離、培養(yang) 和擴增,隨後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最後再移植回受體(ti) 羊體(ti) 內(nei) ,這樣可以擴大優(you) 秀種羊群體(ti) ,以此來加快育種進程。”

  據了解,實驗室啟用後,很多以前需要在各大專(zhuan) 業(ye) 院校等地完成的實驗現在直接可以在當地完成,實現了羊場采樣和科研同步化。

  種業(ye) 是國家戰略性和基礎性“芯片”產(chan) 業(ye) 。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教授馬保華介紹說,團隊在這裏展開“羊場+實驗室”同步模式,加速培育進程,提高培育效率,這裏將成為(wei) 環縣羊產(chan) 業(ye) 發展“芯片”的孕育地。

  “創新中心的啟用就是為(wei) 了讓優(you) 質的種羊、先進的技術走進村村戶戶,成為(wei) 養(yang) 殖戶增收的主要動力。”慶環肉羊製種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國智說,當源源不斷的優(you) 良基因進入產(chan) 業(ye) 鏈時,當地的羊產(chan) 業(ye) 水平自然而然會(hui) 不斷提高。

  其實環縣養(yang) 殖戶近年來已經吃到了科技所帶來的“紅利”。該縣西溝村村民蘇理楠說,今年初,將100多隻羔羊出售獲得近10萬(wan) 元的收入,這批新品種羊明顯長得快,出欄快。

  這批“新品種羊”是指通過人工授精,所獲得的雜交“南湖羊”或“陶湖羊”。在相同條件下,喂養(yang) 4個(ge) 月,雜交羔羊要比純種湖羔羊重20斤左右。

  環縣縣委書(shu) 記何英禪說,千百年來,環縣老百姓一路與(yu) 羊業(ye) 相伴而行。從(cong) 最初的“滿山遍野放牧,家家戶戶養(yang) 羊”,到如今實現了“良種化、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綠色化”,環縣羊產(chan) 業(ye) 發展一路步履艱難。

  據了解,20世紀80至90年代,環縣羊品種單一,產(chan) 羔率較低,且隨著天然草場退化嚴(yan) 重,加之遇上幹旱天氣,環縣羊產(chan) 業(ye) 發展困難重重。

  後經官方調研和探索,提出“全產(chan) 業(ye) 鏈、全價(jia) 值鏈、全循環鏈”綠色循環發展方式。2018年,引進了慶環肉羊製種有限公司,聘請世界動物繁育領域的專(zhuan) 家戴維德組建團隊,進行羊隻育種實驗,推動產(chan) 業(ye) 鏈條高級化。

  目前,環縣羊產(chan) 業(ye) 帶動農(nong) 民人均年收入超過了7000元,業(ye) 產(chan) 值突破了50億(yi) 元。現在,環縣正全力以赴致力於(yu) “中環肉羊新品種”培育工程,以早日實現科技成果在當地更多的“落地生根發芽”。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