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育的力量激發孩子攀登向上
誰能想到,廣西一個(ge) 小鎮上的一所初中,竟然培養(yang) 了一支“國家少年隊”。據新華網報道,2018年以來,以古零鎮初級中學學生為(wei) 主組成的國家少年攀岩集訓隊(馬山組),共參與(yu) 26場市級以上大型攀岩賽事,取得87金80銀70銅的好成績。很多人在他們(men) 身上看到一種向上攀登的力量,被這支少年攀岩集訓隊的拚搏精神所感動。
向上攀登的力量成就夢想。人人都有夢想,夢想寄托著人生的期待與(yu) 民族的希望。對於(yu) 古零鎮初級中學的學生來說,攀岩就是他們(men) 的夢想。夢想激發熱愛,熱愛驅動努力,努力成就了圓夢的喜悅。這所學校的胡李勝同學在2022年廣西青少年攀岩錦標賽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他說:“雖然平時學習(xi) 很忙,但我一直保持著對攀岩的熱愛,它讓我在拚搏中增強了自信心。”一個(ge) 大山中的孩子,就這樣通過追逐夢想找到人生力量。這說明無論身處何方,隻要有夢想並願意為(wei) 之努力,就一定能品嚐到夢想成真的滋味。作為(wei) 教育工作者,無論是中小學教師還是大學教師,要像守護奧運火種一樣守護每一個(ge) 學生心中的夢想。
向上攀登的力量促進成長。攀岩看似一項簡簡單單的體(ti) 育運動,實際上需要複雜的技術和超強的意誌力。從(cong) 項目特征來說,攀岩不僅(jin) 是手腳並用,更是身心並用、情智並用,有時還需要團隊配合,能夠全麵鍛煉人的綜合素養(yang) 。孩子們(men) 通過這項運動,不僅(jin) 取得了好成績,更收獲了寶貴的成長。在訓練和比賽中,有的隊員學會(hui) 了團結協作,有的隊員悟出了“山高人為(wei) 峰”的道理,還有的隊員通過參賽走出大山,見識了更寬廣的世界。這正是體(ti) 育運動帶給人的“充沛的贈予”。對一項運動的投入,能起到“享受樂(le) 趣,增強體(ti) 質,健全人格,錘煉意誌”的作用,使孩子真正長大成人。
向上攀登的力量源自教育。除了孩子自身的努力之外,還有什麽(me) 外力因素助力了孩子們(men) 的成長?是教育!一所理想的學校,應當擁有獨特氣質。攀岩就是古零鎮初級中學的閃亮名片。馬山縣地處廣西紅水河中段南岸,大明山北麓。學校的教育工作者“靠山吃山”,念好辦學的“山字經”,以山作為(wei) 教育資源,找到了以攀岩為(wei) 特色的發展之路。大山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天生樂(le) 山。古零鎮初級中學抓住教育生長點,組織編寫(xie) 校本教材《攀岩》,不斷完善攀岩硬件設施,由專(zhuan) 職攀岩教師任教,每班每周開設一節攀岩必修課,組建攀岩社團,舉(ju) 辦攀岩比賽。這些舉(ju) 措不但成就了眾(zhong) 多的少年攀登者,更打造了人人向上的校園文化。學校裏的專(zhuan) 業(ye) 攀岩訓練館,讓我們(men) 看到近些年國家對邊遠地區鄉(xiang) 村學校的支持與(yu) 投入,看到新時代中國基礎教育正朝著更充分、更均衡的發展目標紮實邁進。
向上攀登的同時還要心係國家。個(ge) 人的努力,隻有融入時代進步的洪流方顯力量。個(ge) 人的夢想也理應匯入所有中國人的強國夢。當古零鎮初級中學的攀岩小隊員們(men) 最終選擇為(wei) 國攀登時,他們(men) 個(ge) 人向上的意義(yi) 得以升華。國家少年攀岩集訓隊(馬山組)不僅(jin) 是一群少年的驕傲,整個(ge) 馬山縣的驕傲,更意味著祖國的重托。也許有一天,來自這支集訓隊的孩子們(men) 長大成材,將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攀岩比賽,為(wei) 國爭(zheng) 光。少年強則國強,更多的少年攀岩者的天天向上,定會(hui) 助力祖國的蒸蒸日上。
(作者:王邵勵,係媒體(ti) 評論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從放牛娃到鄉村教師 每一份投入都可能改變命運
20世紀90年代,在湖南湘西的一個農村裏,一個小男孩跟著外婆放牛、砍柴,當外婆捆好柴後,發現牛不見了,左看右望正愁找不到牛時,那個男孩從刺林子裏把牛趕了出來。[詳細] -
在教學相長中一起前行(中國道路中國夢·強國複興有我)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從事幼兒教育近30年,園舍刷新了一遍又一遍,我也從當年的“小王老師”變成了如今的“園長媽媽”。天天跟孩子們在一起,我越幹越有勁,越幹越喜歡。 [詳細] -
孟豔:在孩子們心中播撒美的種子
她是人民教師,深耕藝術教育30年,以愛澆灌美育之花,創編了近300部校園舞蹈作品並多次獲獎;她是大型活動導演,以藝展現東方之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