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力推進法治文化陣地建設
“八五”普法以來,西藏深入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習(xi) 近平法治思想,全麵實施“八五”普法規劃,因地製宜紮實開展法治文化實踐,豐(feng) 富和創新宣傳(chuan) 教育載體(ti) ,有效提升了幹部群眾(zhong) 法治思維與(yu) 法治素養(yang) ,為(wei) 經濟社會(hui) 和諧穩定發展營造了良好法治環境。
強化統籌指導。立足實際,堅持示範引領、典型帶動、突出特色、穩步推進的工作原則,充分發揮法治宣傳(chuan) 教育陣地(基地)在法治社會(hui) 建設中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確立以習(xi) 近平法治思想和以憲法為(wei) 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的宣傳(chuan) 主題,將陣地(基地)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不斷提高法治文化陣地建設質量,將法治文化陣地打造成為(wei) 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法治需求的平台,推動全社會(hui) 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jue) 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
健全工作機製。出台《西藏自治區法治宣傳(chuan) 教育條例》,印發西藏自治區法治示範學校、民主法治示範村和誠信守法企業(ye) 等製度,規範法治文化陣地創建標準和工作要求,廣泛開展法治宣傳(chuan) 教育基地示範創建活動,助力實現精準普法、生動普法、有效普法、高質量普法。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470餘(yu) 處各具特色、覆蓋城鄉(xiang) 、設施齊備、管理規範、社會(hui) 認同的法治文化陣地。其中,布達拉宮、日喀則市憲法主題廣場和林芝市法治公園入選全國法治宣傳(chuan) 教育基地,成為(wei) 全區法治文化陣地樣板,受到社會(hui) 各界一致好評。
豐(feng) 富宣傳(chuan) 形式。結合實際,注重整合發揮傳(chuan) 統媒介和新興(xing) 媒體(ti) 的優(you) 勢,合理利用廣場、公園、景區、街區等公共場所,挖掘和豐(feng) 富法治元素,將法治宣傳(chuan) 教育和區域文化景觀相融合。充分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鄉(xiang) 村圖書(shu) 角等公共場所資源,因地製宜建設法治文化陣地。如,以“法治西藏”新媒體(ti) 為(wei) 龍頭帶動,建成智能化、信息化、專(zhuan) 業(ye) 化的全區新媒體(ti) 普法矩陣,連續兩(liang) 屆入選中央政法委“四個(ge) 一百”優(you) 秀政法新媒體(ti) 。自治區普法成果陳列館,拉薩市憲法文化角、民法典主題公園,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寺廟法治宣傳(chuan) 教育展廳,林芝市墨脫縣邊境法治文化長廊,山南市瓊結縣法治文化公園,昌都市法治文化主題公園,那曲市聶榮縣盤羊法治文化廣場,阿裏地區改則縣普法教育基地等一大批法治宣傳(chuan) 教育陣地陸續投入使用,為(wei) 全區法治文化陣地建設融入新元素、注入新內(nei) 容、煥發新麵貌、發揮新作用。
壓實普法責任。建立“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誰用工誰普法”的普法責任製,製定出台普法工作任務清單和考核評價(jia) 標準,全麵推行年度普法責任製履職評議,對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工作實行“清單化”管理和“對賬式”考核。注重協調溝通,積極發揮紀檢、檢察、教育、財政、文化、民政等部門職能優(you) 勢,在項目審批、資金投入、管理維護等方麵提供支持和保障,形成法治宣傳(chuan) 教育基地建設的強大工作合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紮實開展民族團結普法宣傳
今年是深入實施“八五”普法規劃的關鍵一年,西藏緊密結合邊境民族地區實際,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詳細] -
西藏奮力推動“八五”普法事業高質量發展
“八五”普法以來,西藏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西藏工作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增強各族群眾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為目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