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玉溪全麵落實“五育並舉”——體教融合做“加法” 學生健康得“乘法”
近年來,雲(yun) 南省玉溪市從(cong) “基礎+特色”“賽事+活動”“互派+流動”等方麵做好體(ti) 教融合“加法”,讓學生在體(ti) 育鍛煉中享受樂(le) 趣、增強體(ti) 質、健全人格、錘煉意誌,不斷提高青少年體(ti) 質健康水平,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夯實青少年體(ti) 育後備人才根基,打造了體(ti) 教融合的玉溪樣板。
開齊開足體(ti) 育課
近日,在玉溪一小紫藝校區的操場上,來自玉溪體(ti) 育運動學校的6位專(zhuan) 業(ye) 教練已等候在相應的運動場地。隨著一聲哨聲,全校256名一年級學生迅速進入“組班模式”,不到10分鍾,6個(ge) “臨(lin) 時班”全部組隊完畢,開始在籃球場上揮灑汗水、在綠茵場上奔跑追逐……
據玉溪一小校長陳誌堅介紹,近年來,紫藝校區不斷創新學生體(ti) 育課程,在開足開齊課程的基礎上探索出“大、中、小”結合的多種體(ti) 育課教學方式。“大”體(ti) 育課由玉溪體(ti) 校專(zhuan) 業(ye) 教練執教,開展籃球、足球、網球等6個(ge) 課程;“中”為(wei) 每周開展的常規體(ti) 育專(zhuan) 項課;“小”為(wei) “雙減”課後服務中,學生根據興(xing) 趣愛好自主選擇的課程。通過“大、中、小”搭配,形成了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長的教體(ti) 融合育人模式,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和玉溪一小紫藝校區一樣,玉溪市各中小學堅持全員普及、特色發展、競技提升,以陽光體(ti) 育、大課間活動等為(wei) 載體(ti) ,推廣武術、陀螺、太極拳等中華傳(chuan) 統體(ti) 育項目,開展竹竿打跳、煙盒舞等社團活動。20餘(yu) 萬(wan) 名學生跑出教室,在各運動場所動起來、跳起來、跑起來,校園裏充滿朝氣和活力,“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學生身上得到了落實。
發揮賽事杠杆作用
廣闊的綠茵場上,玉溪四小學生鄧方然一邊擦汗一邊說:“學校每年都會(hui) 組織我們(men) 參加不同的足球比賽,奔跑在賽場上,我感到非常快樂(le) ,我的身體(ti) 更加結實了,上課的時候精神特別集中,學習(xi) 的勁頭也更足了。”
玉溪四小體(ti) 育老師和寶柱介紹說,學校除每年舉(ju) 辦一次年級足球賽和校園足球賽,還會(hui) 不定期參加校外俱樂(le) 部同級別隊員對抗賽,學區校隊對抗賽和省、市、縣級相應校園足球聯賽以及青少年後備力量競賽等比賽。
玉溪市教育體(ti) 育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玉溪充分發揮中考“體(ti) 育100分”引導作用,將青少年和學生體(ti) 育賽事進行全麵融合,逐步構建起具有玉溪特色、覆蓋8―22歲年齡段、小學至大學各個(ge) 教育階段的“三賽一會(hui) ”(“足籃排”三大球聯賽和田徑、遊泳、乒乓球、羽毛球等單項比賽組成的運動會(hui) )賽事體(ti) 係。
夯實體(ti) 教融合基礎保障
在元江二小,來自元江少體(ti) 校的教練員董紅豔和段蓉,正在對學生進行專(zhuan) 業(ye) 跑步訓練。她們(men) 表示,雙向交流政策,讓更多的學生接受專(zhuan) 業(ye) 訓練,也讓她們(men) 自身價(jia) 值得以體(ti) 現。
據了解,近年來,玉溪市持續強化體(ti) 育師資隊伍建設,在全市範圍內(nei) 大力推行教練員、體(ti) 育教師“互融互派、雙向流動”機製,逐步建立教練員聯係校點、聯係項目、幫扶體(ti) 育教師的日常工作製度。加強在崗體(ti) 育教師培訓,推進城鄉(xiang) 學校體(ti) 育教師均衡配置,整體(ti) 提高隊伍素質,有效提升了當地體(ti) 育教育教學水平。同時,玉溪市還采用新建、改擴建,推行體(ti) 育場館對外開放等方式,積極改善青少年學生體(ti) 育場地訓練條件。
“近年來,我們(men) 持續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ti) 育工作,不斷健全體(ti) 教融合育人機製和青少年體(ti) 育聯動機製。全市500餘(yu) 所學校配齊配強體(ti) 育教師,體(ti) 育課程從(cong) ‘一校一品’到‘一校多品’,校園體(ti) 育蓬勃發展。在雲(yun) 南省第十六屆運動會(hui) 青少年組比賽中,玉溪市金牌總數位居全省第一。”玉溪市教育體(ti) 育局局長李衛東(dong) 說。
李衛東(dong) 表示,玉溪市將進一步發揮“敢闖敢試、敢為(wei) 人先”的玉溪精神,不斷總結完善體(ti) 教融合經驗,進一步強化政策保障和改革創新,全麵落實“五育並舉(ju) ”,協同發展青少年體(ti) 育與(yu) 學校體(ti) 育,融合抓好青少年學生體(ti) 質健康水平整體(ti) 提升和青少年體(ti) 育後備人才培養(yang) ,為(wei) 健康中國和體(ti) 育強國作出玉溪教體(ti) 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2022騰衝科學家首屆論壇”在雲南著名僑鄉騰衝開幕
12月1日,由雲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2022騰衝科學家首屆論壇”在雲南省著名僑鄉騰衝市開幕。 [詳細] -
華東師大攜手企業走進雲南尋甸縣 以智慧校園賦能鄉村教育振興
記者24日獲悉,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攜手該校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李政濤教授團隊、上海stem雲中心走進雲南尋甸縣一中開展捐贈,以打造中國“未來學校”的示範者與引領者為遠景目標。[詳細] -
讓西藏古籍文獻 “活”起來 第二批館藏古籍數字化已完成233函
自西藏古籍普查保護工作啟動以來,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把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作為重要職責使命,大力推進全區古籍保護普查登記、古籍數字化數據庫建設、古籍整理修複和研究利用、古籍保護隊伍培養等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