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相長 將柴達木職業教育推至新高度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青海柴達木職業(ye) 技術學院堅持“內(nei) 培外引並舉(ju) 、穩定引進並重、培養(yang) 使用並行”的方針,按照“用好現有人才、留住關(guan) 鍵人才、引進急需人才、培養(yang) 骨幹人才”的思路,不斷創新發展學院師資隊伍建設。
——強化師資,造就素質優(you) 良的教師隊伍。通過“四引才、三培養(yang) 、兩(liang) 提高、一中心”“師徒結對”“傳(chuan) 幫帶”方式,留住優(you) 秀人才的同時,培養(yang) 一批青年教師和教學新秀;開展教師教學比賽、教師專(zhuan) 業(ye) 技能比賽等活動,激勵全院教師狠抓教學質量;聘請知名專(zhuan) 家定期到校授課,幫助培訓青年教師提升專(zhuan) 業(ye) 水平和創新能力。提高部分學段教師的學曆,招聘教師時擴大研究生的招聘比例,重視教師培養(yang) 。學院現有241名專(zhuan) 任教師中,在讀博士3人,研究生40人,本科198人。2021年通過“校園引才”引進碩士研究生2名;自主招聘碩士研究生7名;通過企業(ye) 、社會(hui) 引進能工巧匠、行業(ye) 專(zhuan) 家3名。
——依托產(chan) 業(ye) 園,推動就業(ye) 供需有效對接。依托柴達木循環產(chan) 業(ye) 試點園區內(nei) 的產(chan) 業(ye) 優(you) 勢,開設了20多個(ge) 適應地方產(chan) 業(ye) 特色、服務“四地”建設、服務地區經濟發展的專(zhuan) 業(ye) 。經濟管理係開設的旅遊專(zhuan) 業(ye) ,麵向茶卡鹽湖景區、格爾木將軍(jun) 樓等當地旅遊景點培養(yang) 優(you) 秀的導遊、講解員;教育係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麵向當地幼兒(er) 園需求,定向培養(yang) 幼師、保育員;機電工程係的曆屆部分畢業(ye) 生,走進海西華匯、明陽發電、日晶新能源等當地各類大中小企業(ye) ,盡顯一技之長;醫學係護理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生,就業(ye) 分布全省各地區,學生們(men) 走進各大醫院、社區診所踐行南丁格爾的誓言。“訂單招生、定向培養(yang) ”人才培養(yang) 模式,為(wei) 廣大畢業(ye) 生提供了豐(feng) 富的就業(ye) 創業(ye) 環境,為(wei) 學生實習(xi) 就業(ye) 搭設了理想通道,就業(ye) 率常年保持在93%以上,四屆畢業(ye) 生就業(ye) 率3年居全省高校第二。
——以賽促學,培養(yang) 新時代柴院匠人。技能大賽是檢驗職業(ye) 教育質量的“試金石”,是激發青年學子“技能報國、匠心築夢”豪情的大舞台。長期以來,學院高度重視學生技能大賽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秉持“修德練技,篤學強體(ti) ”校訓,不斷強化頂層設計,創新技能人才培養(yang) 模式,建立以職業(ye) 活動為(wei) 導向、以校企合作為(wei) 基礎、以綜合職業(ye) 能力培養(yang) 為(wei) 核心,理論教學與(yu) 技能操作融合貫通、能力培養(yang) 與(yu) 工作崗位有效對接、實習(xi) 實訓與(yu) 頂崗工作“教學做”合一的工學一體(ti) 高技能人才培養(yang) 模式,為(wei) 學生技能提升和實踐經驗積累創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備戰階段,院領導全麵部署積極推進各項競賽準備和訓練工作,多次看望緊張備賽的參賽學生,鼓勵他們(men) 紮實訓練、努力拚搏。相關(guan) 部門及係部積極協調落實,做好比賽訓練、後勤保障等工作;指導教師認真研讀賽程,嚴(yan) 密製定訓練計劃並及時關(guan) 注學生心理狀態,參賽隊員分工明確、配合默契、訓練有序。三年來,學院學生先後獲得青海省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12項,二等獎33項,三等獎83項。在剛剛落幕的2022年全國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中,學院代表青海省參加13個(ge) 賽項,最終高職組機器視覺應用賽項奪得銀牌,高職組化學實驗技術賽項、化工生產(chan) 技術賽項和中職組化工生產(chan) 技術賽項奪得銅牌。
榮譽的背後,是學院根植職業(ye) 教育十年磨一劍的責任擔當,是學院謀劃技能人才培養(yang) 改革創新的最佳詮釋,以奮鬥者的姿態、開拓者的精神、實幹者的行動,帶領教師砥礪奮進,引領學生成長成才,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職業(ye) 教育“大有可為(wei) ”的期待轉化為(wei) “大有作為(wei) ”的生動實踐,是學院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見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讓柴達木高職教育更有底蘊和張力
自此,一所中高職共建、資源共享、區別管理的職業院校,正式踏上了奮起發展的新征程。黨的十八大以來,學院黨委團結帶領全院各族師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團結奮鬥,砥礪奮進。[詳細] -
青海省構建新時代黨員教育工作體係化建設“青海模式”
近日,青海省委組織部印發《青海省黨員教育工作體係化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從目標任務、內容方法、組織實施對全省黨員教育工作體係化建設作出部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