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強教師、融合信息技術、舉辦賽事,深圳龍華多舉措加強學校體育工作——體育運動活起來 身心健康強起來
體(ti) 測優(you) 良率59.07%、合格率97.72%,相較2020年,分別提升21.75和3.66個(ge) 百分點……體(ti) 測成績原本處在深圳市下遊的龍華區,實現奮進趕超,奪得全市優(you) 良率、合格率雙第一的成績。
為(wei) 幫助學生在體(ti) 育鍛煉中享受樂(le) 趣、增強體(ti) 質,2021年春季,《深圳市龍華區學生體(ti) 質健康提升行動計劃(2021—2023)》出台。該區從(cong) 運動、飲食、習(xi) 慣等方麵入手,加強學校體(ti) 育工作。該行動計劃實施一年多以來,龍華區通過配齊配強學校體(ti) 育教師、深度融合信息技術、打造校園體(ti) 育特色項目等舉(ju) 措,提高體(ti) 育教師教學教研能力,讓更多學生參與(yu) 到體(ti) 育鍛煉中來。
教學教研結合為(wei) 師資建設注入新動能
一年級學生坐位體(ti) 前屈平均成績增長3.7厘米,50米跑成績較前兩(liang) 年平均分高出13分。龍華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一年級學生體(ti) 測成績快速提升的背後,是該校體(ti) 育科組不斷將教研所得運用在課堂中。
該校體(ti) 育科組以課餘(yu) 體(ti) 育活動為(wei) 研究內(nei) 容,在基於(yu) 國家體(ti) 質測試結果分析上,探索九年一貫製學校提升學生體(ti) 質的策略研究。
龍華區引導區內(nei) 學校以研促教、以教定研,通過科組研討課、名師示範課等教研活動,促進體(ti) 育教師提升教學質量;鼓勵學校以課題研究為(wei) 抓手,讓體(ti) 育教師構建係統的課題研究網絡,讓教研始於(yu) 教、深於(yu) 研、成於(yu) 行。
半蹲移動跟走、摸腳移動前進……龍華中心小學體(ti) 育教師邵子洺努力挖掘“KDL(知之、行之、樂(le) 之)體(ti) 育與(yu) 健康”課程的趣味性和主題性,開展“駕駛‘複興(xing) 號’”的教學。她把運動與(yu) 數學、美術、家庭親(qin) 子教育相融合,讓學生在玩中學、練、賽、評,逐漸掌握基本移動技能動作。
龍華區還努力為(wei) 區內(nei) 學校配齊配強體(ti) 育教師。2021年,全區增配體(ti) 育教師200餘(yu) 名,推動建立聘用優(you) 秀退役運動員為(wei) 體(ti) 育教師或教練員製度。龍華區還著力打造“學校—家庭—社會(hui) —政府”四位一體(ti) 體(ti) 育培養(yang) 係統,家校社合力打造立體(ti) 體(ti) 育資源體(ti) 係。
數字技術托舉(ju) 體(ti) 育課堂新時空
“借助AI智能教學係統,我們(men) 在教學第一周,就能摸排出班裏體(ti) 能相對薄弱的學生。我們(men) 會(hui) 因材施教,幫這些學生精準提升體(ti) 測成績。”龍華區和平實驗小學體(ti) 育教師林琳表示,學校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體(ti) 育課教學改革,實施分層教學、課後精準管控、反饋激勵等。學生的體(ti) 測優(you) 良率從(cong) 2018年的26.32%,提高至2021年的75.19%,體(ti) 測合格率達到99.11%。
龍華區踐行“學本教學”“生本課堂”理念,推動線下“自主·協同”體(ti) 育課與(yu) 線上“龍華雲(yun) 校”“體(ti) 育微課”相融合,著力打造龍華區學校體(ti) 育教學“雙生態”新範式。區內(nei) 學校以課堂為(wei) 主陣地,深度融合信息技術,深化體(ti) 育課堂教學改革。
線上體(ti) 育課如何調動學生的參與(yu) 熱情?和平實驗小學在體(ti) 育課程中融入AI元素,通過跑酷、警察抓小偷、吃金幣等遊戲模式,提升學生的參與(yu) 感。在遊戲中,學生需完成深蹲、拳擊等動作。學校還會(hui) 通過“小手拉大手”“出汗打卡”等遊戲形式,鼓勵學生和家長一起運動。
為(wei) 加強對學生體(ti) 測數據的管理應用工作,2021年,龍華區建立體(ti) 質健康大數據平台。平台可收集區內(nei) 學校國測和市級、區級抽樣測試數據,開展數據分析。片區專(zhuan) 職督學應用數據結果,逐校開展精準化、個(ge) 性化督導。
突出特色形成“一校一品”體(ti) 育新局麵
每年一屆的校園足球節,是龍華區華南實驗學校學生們(men) 期待的體(ti) 育盛事,也是該校實施足球課程常態化學習(xi) 的一次檢驗。足球節期間,一、二年級學生全員參與(yu) 足球趣味遊戲活動,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全員開展足球比賽,以賽驗學。華南實驗學校已培養(yang) 出4個(ge) 足球梯隊、7支隊伍。
龍華區內(nei) 多所學校在精品課程、特色社團、課間活動等方麵,積極改革創新,不斷加強特色運動項目的建設。
馬步紮穩、出拳帶風……龍華第二小學的學生在每周三、周四大課間,都會(hui) 演練由學校獨立創編的校本武術操《精武少年》。作為(wei) 龍華區武術後備人才培養(yang) 基地,龍華二小將武術作為(wei) 學校特色體(ti) 育運動。該校學生從(cong) 一年級開始,便在常規的武術課中學習(xi) 武術基礎。
除武術操外,龍華二小還開辦了豐(feng) 富多樣的體(ti) 育趣味競賽。學校的多項體(ti) 育特色課程如健美操、乒乓球等,分別融入不同年段,推行“一班多教”模式,幫助學生在畢業(ye) 時能掌握“一專(zhuan) 多能”的運動技巧。目前,龍華區正引導區內(nei) 學校,圍繞校際體(ti) 育特色目標不斷探索,努力打造“校校有特色、年年有展示、班班有隊伍、人人有技能”的體(ti) 育教育新局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霍巍:將西藏考古放在世界格局、中國途徑下加以思考謀劃
近日,2022年西藏科技重大專項課題“西藏考古知識圖譜關鍵技術研發”開題論證會暨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四川大學傑出教授、四川大學博物館館長霍巍認為,該課題的獲批立項。[詳細] -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用新題材唐卡講好西藏發展故事
冬日的早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的畫室內,43歲的西落正仔細端詳著眼前的畫作——畫布上,遠處白雪覆蓋的珠穆朗瑪峰與近處的綠水青山相輝映。[詳細] -
西藏自治區人社廳進一步強化政策措施 增強基層拴心留人硬核
基層專技隊伍是西藏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西藏長治久安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培養造就一支紮根基層,符合基層需要,服務基層發展的專技隊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