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適兒化改造讓城市更友好(多棱鏡)

發布時間:2022-12-23 15:33:00來源: 人民日報

  加快推進適兒(er) 化改造,提供更適應兒(er) 童成長的社區環境、教育配套、活動場所等,寄托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關(guan) 係到廣大家庭的切身利益

  “構建關(guan) 愛兒(er) 童成長的公共服務設施體(ti) 係”“打造自然趣味的開敞空間體(ti) 係”“建設適宜兒(er) 童出行的道路交通係統”……前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國務院婦兒(er) 工委辦公室聯合印發《城市兒(er) 童友好空間建設導則(試行)》(以下簡稱《導則》),提出城市兒(er) 童友好空間建設的基本原則,重點工作內(nei) 容包括公共服務設施、道路空間、公園綠地的適兒(er) 化改造和校外活動場所、遊憩設施建設。

  這樣的《導則》讓人感到暖意融融。兒(er) 童是家庭的希望,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兒(er) 童人口大國。近年來,人民群眾(zhong) 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弱有所扶”等方麵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長,億(yi) 萬(wan) 家庭期盼孩子們(men) 成長得更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托育、衛生健康等公共服務。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ju) 措,著力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全麵構建兒(er) 童友好空間體(ti) 係,加快推進適兒(er) 化改造,提供更適應兒(er) 童成長的社區環境、教育配套、活動場所等,寄托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關(guan) 係到兒(er) 童的健康成長和廣大家庭的切身利益。這也是補齊嬰幼兒(er) 公共服務短板、助力實施“三孩”政策、促進城鎮化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我國高度重視兒(er) 童發展,積極構建兒(er) 童友好環境,為(wei) 少年兒(er) 童茁壯成長創造有利條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專(zhuan) 門部署了兒(er) 童友好城市建設,提出要開展100個(ge) 兒(er) 童友好城市示範,加強校外活動場所、社區兒(er) 童之家建設和公共空間適兒(er) 化改造,完善兒(er) 童公共服務設施。我國深圳、長沙、上海等城市都提出了建設兒(er) 童友好城市目標並付諸實踐。有的將兒(er) 童友好理念作為(wei) 重要內(nei) 容納入城市發展戰略,有的在空間規劃製定修訂中引入“1米高度看城市”的兒(er) 童視角,還有的編製了兒(er) 童友好社區、學校、醫院等建設指引並推動實施,取得良好效果。

  加快推進適兒(er) 化改造,要將兒(er) 童友好理念貫穿始終。兒(er) 童友好體(ti) 現在細節上,社區裏有沒有滿足嬰幼兒(er) 和學齡前兒(er) 童日常需求的服務設施,公共場所的兒(er) 童衛生間、洗手台、母嬰室如何配置,圖書(shu) 館裏的兒(er) 童閱覽室怎麽(me) 建設管理……這些都需要我們(men) 將“兒(er) 童優(you) 先、普惠公平”等原則落到實處,設身處地、真心實意為(wei) 兒(er) 童考慮,既要在市政建設、公共建築等方麵明確兒(er) 童空間、設施等“硬標準”,也要在教育、醫療、文化體(ti) 育等方麵提升服務質量“軟標準”。兒(er) 童友好也體(ti) 現在規劃中,更多以兒(er) 童視角來創新城市公共設施建設,不斷擴展兒(er) 童參與(yu) 空間,讓孩子們(men) 在安全、友好的環境中成長成才。

  加快推進適兒(er) 化改造,還要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在堅持公益性定位前提下,積極引入社會(hui) 力量,充分激發市場活力,為(wei) 兒(er) 童及家庭提供多樣化、多層次服務項目,不斷豐(feng) 富擴大有效供給。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看,加強兒(er) 童友好空間建設,不斷滿足百姓對兒(er) 童教育、健康、文化、公共服務等方麵的現實需求,也將帶動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創造新的供需增長點,大大提升生活服務業(ye) 供給水平。

  關(guan) 愛兒(er) 童,就是守護民族的未來。一個(ge) 對兒(er) 童友好的社會(hui) ,彰顯著城市的溫度和社會(hui) 發展的文明程度。讓我們(men) 一起來關(guan) 心關(guan) 愛兒(er) 童成長和發展,共同構建適宜兒(er) 童成長的友好社會(hui) 環境。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