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天津紮實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基教綜合改革、職教創新發展標杆建設

發布時間:2023-02-06 11:22: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全國“大思政課”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新時代職業(ye) 教育創新發展標杆……2022年,天津新添加的這些重要“頭銜”的背後,是天津教育人在教育改革中勇做“探路者”的決(jue) 心與(yu) 執著。

  瞄準關(guan) 鍵點,助力“大思政課”建設

  “參賽中我深刻感受到,一堂有深度、有力度、有溫度的思政課必須紮根於(yu) 中國大地,講好中國故事及其背後的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參加完天津市大中小學“故事思政”微課大賽,並獲得大賽本科組特等獎的天津師範大學青年教師吳澌深有感觸。

  2022年7月,天津被認定為(wei) 全國“大思政課”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在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方麵開展改革探索。自此,天津在抓好教師培養(yang) 、動態退出等方麵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為(wei) 突出政治引領,天津建立了包括崗前培訓、“傳(chuan) 幫帶”培訓等做法的全流程階梯式培養(yang) 體(ti) 係。同時構建起三級科研體(ti) 係,校級“送題上門”,局級“擇優(you) 資助”,市級“揭榜掛帥”。

  教學質量評價(jia) 一直是考核思政課教師的難點。2020年,天津在全國率先打造量化評估檢驗平台,聚焦思政課教師退出機製。2022年,天津進一步完善該製度,對評估結果進行排名,教學效果不佳的教師及時分流,年度評價(jia) 排名後10%的待崗培訓,連續兩(liang) 年排名後10%轉崗退出,形成警示督促效應。

  2022年,天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建設成績斐然:在全國率先設立16個(ge) 區與(yu) 高校共建的思政課協同創新基地;組織全市1400所中小學與(yu) 高校簽約共建;建成1萬(wan) 平方米的天津海河教育園區大中小學思政實訓基地和天津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主題教室。

  直麵新命題,推動基礎教育綜合改革

  2022年底,教育部發布通知,正式批複在天津設立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天津的成功入圍,歸功於(yu) 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方麵的先行試水。

  2022年5月,天津出台相關(guan) 實施辦法探索中小學校黨(dang) 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製的“1+2”製度體(ti) 係,形成加強中小學校黨(dang) 的領導的“天津實踐”。

  “我們(men) 對照中小學校議事規則示範文本,重構了議事機構、程序和決(jue) 策範圍,黨(dang) 總支會(hui) 談想法、定決(jue) 策,校長辦公會(hui) 說做法、談措施,通過教代會(hui) 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天津市實驗中學濱海學校校長董彥旭說。

  天津教育人向來有麵對問題迎難而上的勇氣。“雙減”政策實施後,天津主動作為(wei) ,牢牢抓住治本之策和關(guan) 鍵之舉(ju) ,實施課堂教學“提質增效”專(zhuan) 項行動、課後服務“重實效、提質量”專(zhuan) 項行動和“作業(ye) 質量提升”專(zhuan) 項行動,不斷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中小學作業(ye) 實現了少而精,課外輔導機構逐漸規範,義(yi) 務教育階段學校“5+2”課後服務100%全覆蓋。

  實施普通高中資源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啟動30所“品牌高中”項目培育學校和35所“強校工程”項目學校建設;深化“基礎教育優(you) 質資源輻射引領工程”,統籌南開中學等市教委直屬學校與(yu) 濱海新區、遠城區等區域合作辦學32所,中心城區與(yu) 環中心城區、遠城區結成區域教育發展共同體(ti) 10個(ge) ,成立辦學集團82個(ge) ,推動全市176個(ge) 義(yi) 務教育學區成員校“捆綁式”高質量發展……一項項改革舉(ju) 措的背後,是天津各級教育部門直麵新命題的積極探索、孜孜以求。

  優(you) 勢點發力,翻開職業(ye) 教育嶄新篇章

  2022年對天津職業(ye) 教育而言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教育部的支持和指導下,首屆世界職業(ye) 技術教育發展大會(hui) 在津舉(ju) 辦並取得圓滿成功。大會(hui) 同期舉(ju) 辦首屆世界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世界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博覽會(hui) ,並發布籌建世界職業(ye) 技術教育發展聯盟的倡議和《中國職業(ye) 教育發展白皮書(shu) 》,形成了“會(hui) 、盟、賽、展”的職業(ye) 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嶄新平台和範式。

  天津職業(ye) 大學學生趙興(xing) 元參加了世界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增材製造技術賽項的比賽,當時的情景至今曆曆在目:“我們(men) 第一次與(yu) 南非選手混合編隊參加國際賽事,雙方收獲都很大。”

  而無論大會(hui) 還是大賽,其舉(ju) 辦的根本目的都是推動職業(ye) 教育內(nei) 涵式發展,破解職教發展過程中的諸多難題。

  產(chan) 教融合的“發展之困”作為(wei) 難題之一,被天津職教人有力破解。2022年,天津著力打造國家產(chan) 教融合型試點城市,累計成立28個(ge) 職教集團,全國示範性職教集團培育單位增至6個(ge) ,培育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193家;引導高職院校聯合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共同辦學,以阿裏巴巴國際站數字貿易人才中心為(wei) 代表的眾(zhong) 多“企業(ye) 人才中心”“協同科技創新中心”落戶院校;啟動海洋工程裝備工程創新中心和智能焊接應用技術轉移中心建設,新建華錄現代數字技術產(chan) 業(ye) 學院、攜程文旅產(chan) 業(ye) 學院等一批產(chan) 業(ye) 學院。

  現代職教體(ti) 係建設是天津全力聚焦的“改革之要”。2022年,天津大力推進不同層次職業(ye) 教育縱向貫通,啟動多種形式的中高職銜接培養(yang) ,累計在15所院校開展“3+2”聯合培養(yang) ,高職院校“4+0”專(zhuan) 業(ye) 辦學點達到18個(ge) 。各項改革試水也在試點院校深入展開:依托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率先開展完整的中高本碩職業(ye) 教育人才培養(yang) ;天津職業(ye) 技術師範大學雙師型職教師資博士人才培養(yang) 項目持續實施;持續開展教育部現代學徒製試點工作,海鷗現代學徒製等改革模式叫響全國。

  改革沒有完成時,隻有進行時。2023年度天津市教育工作會(hui) 議召開在即,新的改革探索也將全麵鋪開。“下一步,天津教育綜合改革將持續發力,圍繞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做好思政課教師階梯培養(yang) 體(ti) 係建設,進一步強化教學質量評價(jia) 結果的綜合運用。聚焦基礎教育體(ti) 製機製創新,持續推進現代學校製度建設,增強學校辦學內(nei) 生動力。加快探索省域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新模式,著力建設新時代職業(ye) 教育改革創新的新高地。”天津市教委主任荊洪陽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準確識別“求救信號” 嗬護青少年心理健康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科醫生任小丹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兒童青少年出現精神心理問題往往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任小丹介紹,由於青少年抑鬱症狀的表現不像成年人那樣“典型”,因而在...[詳細]
  • 天津理工大學推動特殊教育發展

    “我在聾人工學院讀書快7年了,學校的老師同學對我們都很愛護、尊重,在活動中優先安排在第一排,提供字幕翻譯,還鼓勵我們參加互聯網+、挑戰杯等項目,讓我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