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絲路上的“90後”演員:心之所向,把熱愛變成了專業

發布時間:2023-02-22 10:0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我是甘肅慶陽人,但我從(cong) 小在敦煌長大,現在也在敦煌工作,在我心裏,我更像是敦煌人。”近日,甘肅省敦煌市《又見敦煌》劇組演員胡發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他希望通過自己和團隊的表演,讓所有觀眾(zhong) 都能身臨(lin) 其境感受敦煌曆史與(yu) 文化。

  2月19日,大型室內(nei) 情景體(ti) 驗劇《又見敦煌》在敦煌市開啟2023年首場演出。該劇以史詩筆法展現絲(si) 路文化,生動再現敦煌千年文化,形象展示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si) 路精神。

  “敦煌,這座古老的城市,隨手捧起一把沙,就是一段曆史,隨手翻開一卷書(shu) ,就是一個(ge) 故事……”伴隨著胡發的聲音,演出開始。

  “在這場演出中,觀眾(zhong) 聽到的第一個(ge) 聲音,就是我的。”胡發自豪地說。

  情景體(ti) 驗劇對演員要求很高,如果演員不能投入其中,也就無法感染觀眾(zhong) ,同時,如果演員對扮演的人物不了解,那麽(me) 也無法應對觀眾(zhong) 提問。

  為(wei) 了給觀眾(zhong) 呈現更好的舞台效果,胡發尋找各種途徑來了解人物故事。胡發說,除了傳(chuan) 統書(shu) 籍,新媒體(ti) 平台也是很好的學習(xi) 途徑。

  剛開始工作的那幾年,胡發每天晚上都會(hui) 伴著敦煌紀錄片的聲音入睡。就這樣,胡發逐漸成長為(wei) 一名專(zhuan) 業(ye) 演員。如今已經工作7年的胡發,還多了“培訓老師”的身份。

  身為(wei) 培訓老師,胡發有一套自己的培訓方式。他說,熱愛才是最重要的。

  幾年前,一位有6年舞蹈基礎的女生來到《又見敦煌》劇組麵試,最開始,她作為(wei) 舞蹈演員參與(yu) 演出。但是幾次排練後,她漸漸對劇中的講解演員萌生興(xing) 趣。

  當她提出想要轉崗時,很多人不理解和不支持。他們(men) 認為(wei) 轉崗要重新培訓,既浪費她的時間,又浪費舞蹈才華。

  “當她問我意見時,我和她認真聊了一下午。”胡發說,這位女生並不是一時衝(chong) 動,而是發現了自己真正的興(xing) 趣,於(yu) 是他鼓勵這位女生勇敢嚐試。

  胡發說,熱愛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位女生在半年之後,就能獨當一麵,單獨講解。之所以願意鼓勵她,是因為(wei) 胡發在這位女生身上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時間回到2016年,那時胡發剛大學畢業(ye) ,因為(wei) 學的是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專(zhuan) 業(ye) ,他原本是想麵試《又見敦煌》劇組的道具師。但是他從(cong) 小熱愛表演,喜歡站在聚光燈下,又在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下,他選擇勇敢一次,同時麵試了劇組演員。最終,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wei) 一位演員。

  胡發說,如今《又見敦煌》恢複演出,他將繼續保持熱愛,與(yu) 團隊一起把莫高窟飛天壁畫的前世今生和一代代敦煌人以青春奉獻大漠的故事表演出來,在創新傳(chuan) 承中展現敦煌文化的自信與(yu) 風采、絲(si) 綢之路的繁華與(yu) 美麗(li) ,讓《又見敦煌》成為(wei) 敦煌文化旅遊新名片。

  《又見敦煌》於(yu) 2016年9月20日首屆絲(si) 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hui) 期間首度亮相,截至2023年2月20日,共計演出3954場,接待遊客220萬(wan) 餘(yu) 人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致力建設特色鮮明的綜合性高水平師範大學

    2月16日,青海省委省政府舉行記大功獎勵頒授儀式,青海大學原校長王光謙、青海師範大學原校長史培軍榮獲記大功獎勵。為此,我們走訪了青海師範大學師生,看看師生眼中的史校長。 [詳細]
  • 情暖高原 愛播教育

    常常穿著一件顏色洗淡了的襯衫,臉上布滿了高原生活的痕跡,雷厲風行說走就走,所有時間用在了工作中,這是記者初識史培軍留有的印象。 [詳細]
  • 西寧成功培育打造20個“三鄉工程”示範典型

    2月15日,記者從西寧市“兩會”獲悉,2022年西寧市堅持以“三鄉工程”為抓手,簽約30個“百企興百村”項目,培育打造20個示範典型,鄉村振興工作取得實際成效。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