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縣級黨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縣級黨(dang) 校作為(wei) 一級黨(dang) 委的重要職能部門,是基層黨(dang) 員幹部教育培訓的主陣地、主渠道。黨(dang) 校教師是我們(men) 黨(dang) 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師隊伍,是我們(men) 黨(dang) 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論力量。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黨(dang) 校教師隊伍尤為(wei) 重要。
以林芝市為(wei) 例,目前林芝市各縣級黨(dang) 校平均在編人數為(wei) 8-9人,其中管理崗1-2人、專(zhuan) 業(ye) 技術崗6-7人,主要缺少法學、哲學、經濟學專(zhuan) 業(ye) 的師資力量。縣級黨(dang) 校由於(yu) 建校辦學時間較短,各項事業(ye) 都處於(yu) 起步階段,教師資源匱乏是其麵臨(lin) 的最大問題。拓寬渠道、優(you) 化結構、多措並舉(ju) ,不斷壯大師資,補齊師資短板,是縣級黨(dang) 校急需解決(jue) 的問題。
利用援藏力量,營造以點帶麵、輻射全域的發展態勢。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作出了“組團式”教育援藏的決(jue) 定,廣東(dong) 援藏教育團隊響應中央號召,開展了“大組團”教育援藏模式,幫助林芝市各級各類學校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教育管理水平,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這一成功經驗,為(wei) 縣級黨(dang) 校的發展提供了一條新的發展思路。各縣政府部門可以依托援藏力量,協調援藏地區優(you) 秀的黨(dang) 校師資力量開展支教、送教上門、結對幫扶等活動,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優(you) 化縣級黨(dang) 校師資結構,利用區外優(you) 質資源為(wei) 縣級黨(dang) 校教師提供學習(xi) 的機會(hui) 和成長的平台。
發揮兄弟黨(dang) 校的師資力量,營造優(you) 勢互補、共同進步的發展態勢。以林芝市為(wei) 例,各縣區都已初步形成各自的師資力量,各縣區黨(dang) 校教師的專(zhuan) 業(ye) 結構不同,師資力量各有優(you) 勢。為(wei) 了充分發揮各縣區黨(dang) 校的師資優(you) 勢,做到師資共享、師資互補,市級黨(dang) 校可牽頭組織對各縣區黨(dang) 校的師資現狀進行摸底調研,建立全市範圍的黨(dang) 校係統師資庫,結合師資庫數據,充分發揮各縣黨(dang) 校的學科優(you) 勢,使各縣區黨(dang) 校的優(you) 秀教師突破校際限製,實現在全市範圍內(nei) 講授示範課、精品課,做到優(you) 勢學科資源互補、共享,讓優(you) 秀的師資力量發揮輻射作用,營造相互學習(xi) 、共同進步的良好學術氛圍。
挖掘本地教師資源,強化內(nei) 生動力,營造積極主動、內(nei) 外聯動的發展態勢。各縣區應結合本地實際,堅持“專(zhuan) 兼結合、專(zhuan) 職為(wei) 主”的原則,加強專(zhuan) 兼職教師的培養(yang) ,學會(hui) 兩(liang) 條腿走路,利用開展校本研修、外出學習(xi) 進修等方式,內(nei) 外兼修培養(yang) 好本校專(zhuan) 職教師。同時,通過邀請本地政治素質過硬、實踐經驗豐(feng) 富、理論水平較高、善於(yu) 課堂講授的黨(dang) 政領導幹部、企事業(ye) 單位領導人員、各行業(ye) 技術骨幹、先進典型人物、基層致富帶頭人等擔任兼職教師,並定期組織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幹、“三支一扶”人員、駐村工作隊成員和基層未就業(ye) 大學生進行師資培訓等方式,組建基層宣講員隊伍,建立兼職教師資源庫和管理機製,進一步擴大縣級黨(dang) 校教師隊伍。
縣級黨(dang) 校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麵,不僅(jin) 存在教師數量較少的問題,還有教師理論功底不紮實和基層實踐經驗不豐(feng) 富等問題。因此,進一步提升黨(dang) 校教師的業(ye) 務素質,也是縣級黨(dang) 校迫切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
借助外力,有效利用外部優(you) 勢資源,取長補短,促進黨(dang) 校教師被動成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依托外部優(you) 質資源,助力教師專(zhuan) 業(ye) 發展,是縣級黨(dang) 校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具體(ti) 措施包括:首先,發揮各兄弟縣區黨(dang) 校的師資力量,分區域開展聯合教研活動,利用主題研討、教學大賽等活動,促進交往交流。也可通過觀看網絡優(you) 質課程,開展形式多樣、內(nei) 容豐(feng) 富的研討活動,開闊眼界、拓寬思路,做到學有所獲;其次,利用各縣援藏資源優(you) 勢,借助智力援助、教育援助的平台,通過組織區外黨(dang) 校教師與(yu) 縣區黨(dang) 校教師開展線上專(zhuan) 題交流研討、線下拜師結對,讓縣級黨(dang) 校教師參與(yu) 區外黨(dang) 校教師的課題研究和工作室研究活動等方式,協調區外黨(dang) 校優(you) 質資源向縣域傾(qing) 斜;最後,通過選派黨(dang) 校教師前往市級黨(dang) 校跟崗學習(xi) ,參加各級各類師資培訓,做到帶著問題去學習(xi) ,帶回答案來分享。
激發內(nei) 力,充分發揮黨(dang) 校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促進黨(dang) 校教師主動成長。教師的專(zhuan) 業(ye) 發展不僅(jin) 需要個(ge) 人努力,也離不開組織培養(yang) 。筆者認為(wei) ,具體(ti) 措施有:一是進行教師入崗培訓,引導教師樹立崗位認同感、使命感,強化事業(ye) 心,為(wei) 黨(dang) 校教師的成長提供思想保障;二是鼓勵指導教師明確自身的學科發展方向,製定科學合理的職業(ye) 發展規劃,並做好全過程監督落實;三是組織教師開展愛讀書(shu) 、看新聞活動,督促教師養(yang) 成愛讀書(shu) 、會(hui) 讀書(shu) 、時刻關(guan) 注國家大事的習(xi) 慣;四是組織黨(dang) 校教師積極開展基層調研,結合黨(dang) 校工作時間,確定每年8月份為(wei) 基層調研月,組織黨(dang) 校教師深入基層、深入農(nong) 戶,了解國家政策在基層的執行情況,了解老百姓對政府工作的滿意度,讓黨(dang) 校課堂有廣度、有深度更有溫度;五是開展與(yu) 中小學的業(ye) 務合作,組織教師深入學校課堂,參加學科組教研活動,從(cong) 基礎做起;六是積極開展校本研修、以研促教、以賽促教,通過集體(ti) 備課、公開課、專(zhuan) 題研討等方式,組建學習(xi) 互助小組,開展內(nei) 容豐(feng) 富、形式多樣的校本研修活動;七是完善教師流動機製,通過拓寬進出渠道,把好黨(dang) 校教師入口關(guan) 、過程關(guan) 和出口關(guan) ,做到進得來、留得住、出得去,確保黨(dang) 校師資良性循環;八是建立教師激勵約束機製,結合黨(dang) 校日常工作,建立合理合規的考核製度,做到過程性評價(jia) 與(yu) 結果性評價(jia) 相結合,獎優(you) 懲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競爭(zheng) 環境。
(作者單位:林芝市察隅縣委黨(dang) 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榮膺全國“科創築夢”助力“雙減”試點單位
近日,拉薩北京實驗中學被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授予全國“科創築夢”助力“雙減”試點單位。 [詳細] -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記西藏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勉勵教育工作者“要善於從五千年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優秀的東西,同時也不摒棄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養成為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 [詳細] -
從無到有 從有到優 從優到精
西藏自治區全區改進作風狠抓落實工作開展以來,工布江達縣委黨校立足職能定位,奮力作為勇擔當,砥礪前行謀新篇,努力開創“三個第一次”,在工布江達高質量發展中展現黨校形象、風采和力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