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共建黃河文化共同體

發布時間:2023-08-29 10:2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23日至26日,“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館長研討會(hui) 舉(ju) 辦,成員單位相聚青海省玉樹州、西寧市,共溯黃河文化精神本源。

  黃河流域曆史文化資源及文物藏品豐(feng) 富,是中國博物館發展起步較早的區域。據悉,2019年12月,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成立,現有成員單位72家,在保護、傳(chuan) 承、弘揚黃河文化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

  青海省博物館黨(dang) 委書(shu) 記、館長王進先介紹,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成立以來,通過跨省級協調機製,整合區域文化、文物、人才資源,先後召開座談會(hui) 、研討會(hui) 、學術論壇等,加大黃河文化研究的深度、廣度。同時,各聯盟成員單位間深入交流合作,共同策劃展覽、研發文創產(chan) 品,九省(區)省級博物館共同打造“考古盲盒”,讓黃河文物“活”起來。


圖為(wei) “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館長研討會(hui) 現場。潘雨潔 攝

  在“三江之源”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來自黃河流域博物館的八位代表,圍繞“共建黃河文化共同體(ti) 高質量發展”主題,分享學術思考與(yu) 實踐經驗。

  河南博物院副院長張得水介紹該博物院的文物智慧化展示與(yu) 互動體(ti) 驗,從(cong) “互聯網+”融媒體(ti) 傳(chuan) 播案例、文化IP打造利用等方麵,闡述黃河文化的保護與(yu) 傳(chuan) 播。

  甘肅省博物館副館長史冊(ce) 分享了該館以銅奔馬為(wei) 原型創作的“神馬來了”係列文創,深刻闡釋文創產(chan) 品如何成為(wei) 博物館文化傳(chuan) 播的重要載體(ti) 。

  同時,圍繞“推進文旅融合”這一主題,山東(dong) 博物館副館長王勇軍(jun) 介紹了該館開展的多形式文旅研學、推出和引進的精品展覽;濰坊市博物館、天水市博物館相關(guan) 負責人分別從(cong) “構建差異化和多樣性兼備的地市級博物館”“實行集約式抱團發展”等角度,分享講好“黃河故事”的創新舉(ju) 措與(yu) 經驗。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