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寧夏二十一景”在拉薩展出

發布時間:2023-10-10 10:00:00來源: 西藏商報

  10月9日,由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西藏自治區文化廳指導,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館(區非遺保護中心)、西藏自治區群眾(zhong) 藝術館(區非遺保護中心)聯合舉(ju) 辦的春雨工程寧夏二毛皮赴西藏交流展示暨美麗(li) 新寧夏“寧夏二十一景”攝影作品展在西藏自治區群藝館開幕,此次作品展為(wei) 期5天。

  據介紹,為(wei) 加強西藏、寧夏兩(liang) 地非遺、攝影作品的交流,促進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延續曆史文脈,此次“寧夏二十一景”攝影作品展有5個(ge) 來自寧夏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寧夏二毛皮、寧夏手工毯織造技藝、寧夏剪紙、固原傳(chuan) 統建築營造技藝、賀蘭(lan) 硯製作技藝和2個(ge) 西藏自治區級代表性項目——紮染、砂石畫作為(wei) 參展項目,並邀請了技藝精湛的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現場演示,同時,此次還展出30幅體(ti) 現“寧夏二十一景”美麗(li) 新風貌的攝影作品,從(cong) 曆史、文化、自然、生態等多個(ge) 維度,聚焦寧夏、展現寧夏。

  “我是固原傳(chuan) 統建築營造技藝的傳(chuan) 承人,從(cong) 18歲開始學習(xi) 了這項手藝,昨天專(zhuan) 門去布達拉宮參觀了一下,建築宏偉(wei) 壯觀,對於(yu) 我來說各個(ge) 地方的特色建築我都很感興(xing) 趣。”固原傳(chuan) 統建築營造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馬振仁說。

  據悉,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堅持“保護為(wei) 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chuan) 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共有5000餘(yu) 項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資源,其中“花兒(er) ”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二毛皮製作技藝、寧夏手工毯織造技藝及固原傳(chuan) 統建築營造技藝等28個(ge) 項目列入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名錄。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