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博物館館長群旦歐珠:甘做文博事業的“孺子牛”
圖為(wei) 群旦歐珠(右一)在為(wei) 參觀者講解藏品。記者 永青 攝
文物是曆史變遷的見證,也是文化傳(chuan) 承的載體(ti) 。文博工作者們(men) 守護文物、傳(chuan) 播文化,像一條條紐帶,聯結曆史的時空橋梁。
走進阿裏博物館,館長群旦歐珠正在館內(nei) 巡館,時不時停下來,為(wei) 前來參觀的遊客講解。這座寬敞美觀的博物館於(yu) 今年8月開館,總麵積5956.34平方米,設有阿裏自然地理、遠古文明、早期金屬時代(象雄文明)、古格王朝曆史與(yu) 文化、民俗文化與(yu) 非遺保護、阿裏傑出曆史人物等7個(ge) 主題展廳,綜合展現了阿裏地區獨特的曆史文化與(yu) 自然風貌,填補了阿裏地區沒有綜合性博物館的空白。
群旦歐珠出生於(yu) 阿裏地區劄達縣底雅鄉(xiang) ,是土生土長的阿裏人。他當過教師、任過文化站站長、做過文化局工作人員,2017年,群旦歐珠調任阿裏博物館首任館長。
群旦歐珠認為(wei) ,阿裏作為(wei) 古象雄文明的發祥地,有著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博物館的建成不僅(jin) 能讓廣大遊客和群眾(zhong) 全方位感受阿裏濃鬱厚重的文化氣息,也成為(wei) 大眾(zhong) 了解阿裏的重要文化窗口。
“在正式開館之前,我和同事們(men) 經常加班加點地檢查展廳、培訓講解員、打掃衛生、調試展廳燈光,每天都在調整、完善、調整中來回往複。雖然那段時間很辛苦,但看到博物館的順利開館,感覺一切努力都值得!”群旦歐珠的喜悅之情溢於(yu) 言表。
館藏文物是發展文博事業(ye) 的根基。為(wei) 更好地保護文物,群旦歐珠開始認真做功課,學習(xi) 研究阿裏曆史文化,和同事們(men) 一起深入阿裏地區七縣各個(ge) 文物遺址或是群眾(zhong) 家中、田間地頭,發掘、收集文物,有時也會(hui) 為(wei) 了尋找珍貴的岩石和化石跋山涉水。通過他們(men) 不懈的努力,目前,阿裏博物館有2100餘(yu) 件珍貴的文物和史料藏品。
“文物收集是一項很繁瑣的工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好在群眾(zhong) 都非常配合我們(men) 的工作,有的幹部群眾(zhong) 還主動把自家的藏品捐贈給博物館。正是因為(wei) 他們(men) 的支持,才有了現在這麽(me) 多的館藏文物。”群旦歐珠說。
為(wei) 了進一步豐(feng) 富館藏,群旦歐珠也將自己多年收藏的5件藏品交給阿裏博物館代管。同時,他和同事們(men) 還努力挖掘每一件文物背後的故事,讓參觀者更多地了解展出文物的出處、作用、流傳(chuan) 經曆,真正讓文物“活”起來。
這些年,群旦歐珠經曆了由不懂到熟悉、到熱愛的過程,他深知,要做好文博這項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需要對工作和事業(ye) 投入始終如一的熱情。
開館以來,阿裏博物館迅速成為(wei) 阿裏的文化新地標,每天前來參觀的群眾(zhong) 絡繹不絕。作為(wei) 博物館館長,群旦歐珠既是傳(chuan) 統文化的保護者,又是傳(chuan) 播者。他說:“作為(wei) 一名基層文博工作者,我要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讓博物館更好地服務群眾(zhong) ,更好地傳(chuan) 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讓阿裏的珍貴曆史在博物館裏全麵展示和永續傳(chuan) 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天文館主體建設完工
10月9日,西藏天文館建設項目全麵封頂,標誌著西藏天文館主體建設全部完工。 [詳細] -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開展科普宣傳及科學實踐活動
為提高西藏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養,培養青少年的動手能力、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9月29日至10月6日,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開展了青少年喜聞樂見、易於接受、參與麵廣的多樣性科普宣傳及科學實踐活動。 [詳細] -
《賢者喜宴—西藏博物館館藏古籍保護展》開展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公眾古籍保護意識,近日,《賢者喜宴——西藏博物館館藏古籍保護展》在西藏博物館舉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