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喜宴—西藏博物館館藏古籍保護展》開展
圖為(wei) 市民遊客在參觀展覽。拉薩融媒記者 莫瑞英攝
為(wei) 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增強公眾(zhong) 古籍保護意識,近日,《賢者喜宴——西藏博物館館藏古籍保護展》在西藏博物館舉(ju) 行。
展覽共分文獻收藏、文獻保護、文獻闡釋三個(ge) 部分,展出《貝葉金剛甘露注》《樺樹皮梵文般若波羅經》《詩鏡》等20餘(yu) 部珍貴古籍文獻,及20餘(yu) 套經夾板、包經布等裝具。展覽通過傳(chuan) 統文物展陳方式和現代化科技展示手段,進行立體(ti) 重構和生動再現,讓古籍“活起來”。
廣西遊客汪先生告訴記者:“這次來西藏運氣比較好,可以麵對麵、零距離地參觀西藏博物館館藏古籍保護展。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觀展,我深切感受到咱們(men) 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西藏自治區圖書(shu) 館古籍中心主任尼夏也在開展當天參觀了展覽,他說:“此次展出的古籍文獻年代跨度很長,裝幀形式也非常豐(feng) 富,感謝這個(ge) 時代讓我們(men) 有這樣好的機會(hui) 去享受這些文化盛宴。也希望博物館經常開展類似的展覽,讓我們(men) 在參觀的同時感受古人的智慧。”
西藏博物館館藏文物數量龐大、特色鮮明,其中古籍文獻是一大特色類別。2013年,西藏博物館被列入全國重點古籍保護單位,館藏古籍數量眾(zhong) 多、內(nei) 涵豐(feng) 富、時跨古今、彌足珍貴,其中三十五部館藏文獻被列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此次館藏古籍保護專(zhuan) 題展覽,旨在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把博物館傳(chuan) 統文物展陳方式與(yu) 現代數字化手段深度融合,打破文物保護與(yu) 利用之間的矛盾,以更加直觀、更加科學的方式實現人與(yu) 物之間的全麵互動,實現資源共享,切實發揮西藏博物館的職能作用。
“我們(men) 通過該展覽打破觀眾(zhong) 與(yu) 文獻之間的壁壘,讓更多的觀眾(zhong) 走進博物館,全麵了解博物館內(nei) 的古籍文獻內(nei) 容。西藏地廣人稀,文物資源非常豐(feng) 富,希望這個(ge) 展覽以後能成為(wei) 西藏博物館古籍文獻的品牌,我們(men) 也會(hui) 常換常新,讓小平台發揮大作用。”西藏博物館副館長巴桑羅布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2023年“科普援藏”活動啟動
近日,由科技部主辦,西藏自治區科技廳、拉薩市政府承辦的2023年“科普援藏”活動啟動儀式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舉行。[詳細] -
《康藏軺征—國民政府代表劉曼卿史跡特展》在西藏博物館開展
日前,由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黨委統戰部、自治區文化廳、自治區文物局主辦,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進行學術指導,西藏博物館、西藏文化博物館承辦的《康藏軺征——國民政府代表劉曼卿史跡特展》在西藏博物館開展。 [詳細] -
全國科普日:青海高原青少年探秘“地球密碼”
9月17日至23日,2023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各地集中開展。19日,在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來自西寧市大通縣的青少年開展科普研學,探秘“地球密碼”。[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