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江孜縣舉辦日喀則傳統手工藝複興與國際化路徑論壇

發布時間:2023-10-24 10:09:00來源: 西藏日報

  近日,日喀則傳(chuan) 統手工藝複興(xing) 與(yu) 國際化路徑論壇在江孜縣舉(ju) 辦。論壇由上海市援藏幹部聯絡組、江孜縣人民政府主辦,來自上海、廣東(dong) 、西藏等地的行業(ye) 翹楚、資深人士、受邀賓朋與(yu) 日喀則市各級有關(guan) 負責人共聚一堂,開展深入交流。

  江孜縣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全縣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3項、自治區級6項、日喀則市級12項、縣級45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生產(chan) 性保護示範基地1家(江孜縣地毯廠)。

  “製造者向創造者的轉型蛻變過程,產(chan) 品的優(you) 秀品質是根本,但也要不斷創新,不斷鏈接‘現代’和‘傳(chuan) 統’之間的平衡,讓傳(chuan) 統的手工藝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廣東(dong) 省東(dong) 莞市女企業(ye) 家商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AOMOS莫失品牌創始人周祥菊認為(wei) 。

  上海市女企業(ye) 家協會(hui) 理事、上海象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俞淩雪,在主旨演講中闡述了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路徑的四個(ge) 特色:數字化轉型營銷新模式、創造性地轉化、跨界融合與(yu) 協同創新、拓展國際市場與(yu) 合作空間。

  “手工技藝的活化傳(chuan) 承也是樹立文化自信的過程。”上海沙涓時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秀玲說。去年,她在進藏考察中了解到,藏族人民在縫製藏袍、圍裙、藏帽等日常服飾過程中形成的氆氌編織手藝,凝聚著2000多年的曆史文化精華,江孜縣的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江孜協瑪氆氌編織技藝”聞名遐邇。此外,該公司技術團隊在實驗室研究中發現,江孜縣等地有著世界頂級山羊絨,細度在12.8微米到13.9微米之間,可稱得上是“軟黃金”“鑽石纖維”。

  在上海援藏力量的指導和牽線搭橋下,郭秀玲帶領團隊創造性開展傳(chuan) 統工藝改進,創新性提升文化創意水平,開創性突破市場營銷瓶頸,助力江孜氆氌破繭蝶變,逐步融入全國大市場、走向國際大舞台。

  江孜縣藏改鄉(xiang) 雜吾村次珍告訴記者,村裏的紡織業(ye) 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實現38名婦女穩定就業(ye) ,每人年工資收入在6000元至1萬(wan) 元。參加這次論壇後,她相信,進一步盤活鄉(xiang) 土文化資源,不僅(jin) 能拓寬村民增收致富渠道,也能更好地增強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生命力和傳(chuan) 承活力。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