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小糾紛”詮釋“大道理”——西藏加強專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

發布時間:2023-11-01 09:38:00來源: 西藏日報


圖為(wei) 自治區司法廳在杭州市舉(ju) 辦全區第二期司法所所長培訓班。

  圖為(wei) 阿裏地區普蘭(lan) 縣巴嘎鄉(xiang) 人民調解委員會(hui) “遊客之家”調解工作室工作人員在調解群眾(zhong) 矛盾糾紛。文圖均由自治區司法廳提供

  紮西次加是那曲市比如縣恰則鄉(xiang) “牧人家事調解工作室”的專(zhuan) 職人民調解員,工作以來,他調解過的矛盾糾紛案件成功率達100%,所有案件均未上交,在基層全部實現化解。紮西次加曾獲得比如縣“金牌調解員”榮譽稱號。

  近年來,西藏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錨定“四件大事”“四個(ge) 確保”,聚焦聚力“四個(ge) 創建”“四個(ge) 走在前列”,以夯實基層基礎、築牢穩定基石為(wei) 目標,全力推動專(zhuan) 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著力提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質效,為(wei) 推進平安西藏、法治西藏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西藏各類調解組織共排查矛盾糾紛13萬(wan) 餘(yu) 次,預防糾紛3600餘(yu) 起,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1萬(wan) 餘(yu) 件,其中專(zhuan) 職人民調解員直接調解或參與(yu) 調解4900餘(yu) 件,調解成功率達95.8%,有效發揮了人民調解在維護社會(hui) 和諧穩定中“第一道防線”作用。

  加強頂層設計

  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曆來高度重視人民調解工作,把人民調解作為(wei) 維護國家政治安全、促進社會(hui) 和諧穩定、深化基層治理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探索創新工作機製,出台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人民調解工作的意見,從(cong) 突出政治建設、強化黨(dang) 建工作、優(you) 化隊伍結構、提升素質能力、強化工作保障等方麵對新時代全區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提出新要求。

  自治區相關(guan) 部門將頂層設計與(yu) 基層探索相結合,細化方案措施,按照“縱向分級、橫向分類、突出基層、不搞一刀切”的原則,為(wei) 市(縣)域和鄉(xiang) 鎮(街道)調解組織配備1至3名專(zhuan) 職人民調解員。

  堅持大抓基層、大抓基礎的鮮明導向,把最好的調解資源下沉基層、服務百姓,做到“哪裏有人群,哪裏就有調解員;矛盾糾紛發生在哪裏,調解員就跟進到哪裏”,為(wei) 基層治理新格局賦能添力。

  堅持黨(dang) 對人民調解工作的絕對領導,把政治標準作為(wei) 選任人民調解員的首要標準,嚴(yan) 格把好準入關(guan) ,從(cong) 法學、社會(hui) 學、心理學等專(zhuan) 業(ye) 的大學生中招聘專(zhuan) 職人民調解員,同時注重從(cong) 政治立場堅定、善做群眾(zhong) 工作的基層組織成員、“五老人員”、“兩(liang) 代表一委員”和德高望重的鄉(xiang) 賢、先進雙聯戶等人員以及熱心調解工作的社會(hui) 各界人士中選聘專(zhuan) 職人民調解員。

  堅持優(you) 中選優(you) ,按照選任程序和聘任條件,通過考核,擇優(you) 任用,建立以師帶徒、以老帶新、建設梯隊的調解員隊伍培育機製,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法治素養(yang) 較高、調解能力突出的專(zhuan) 職人民調解員隊伍,滿足各族群眾(zhong) 對矛盾糾紛調解服務新需求、新期盼。

  強化典型引領

  阿古白瓊,是那曲市色尼區仁毛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hui) 主任,在退休後還擁有多重身份:色尼區政協委員、人民調解員、政策宣講員。在當地無論男女老幼,大家都親(qin) 切地稱他為(wei) “阿古”(藏語意為(wei) 叔叔)。

  1993年,阿古白瓊開始擔任人民調解員,2019年,成立了“阿古白瓊金牌調解室”。熟知阿古白瓊的人都說,他的調解是全天候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隨叫隨到的。從(cong) 事調解工作近30年來,阿古白瓊的足跡遍布色尼區144個(ge) 村莊和居委會(hui) 的每個(ge) 角落,從(cong) 草場糾紛到家庭瑣事,阿古白瓊調解的案件成功率達95%以上。

  2019年阿古白瓊被評為(wei) 那曲市色尼區金牌調解員、那曲市金牌調解員和西藏自治區級金牌調解員,此後還被評為(wei) 了2020年度西藏自治區“十大法治人物”。

  近年來,西藏司法部門借助優(you) 秀人民調解員的人格魅力、知名度極其豐(feng) 富的調解經驗和獨特的調解技巧,積極打造品牌調解室和調解隊伍,先後在西藏基層建立了一大批各具地方特色的品牌調解室和調解隊伍,以品牌的形式提升了調解感染力和公信力。

  自治區先後出台《關(guan) 於(yu) 開展人民調解品牌建設工作的意見》《西藏自治區金牌調解工作室建設和金牌調解員評定工作實施方案》,按照“一地一品”工作要求,持續強化人民調解品牌建設,深入開展區、市、縣三級金牌調解室和金牌調解員創建、評定工作。

  截至目前,西藏共評定金牌調解員566名,其中自治區級金牌調解員30名,先後培育了“阿古白瓊調解工作室”“牧人家事調解工作室”“紅柳花調解工作室”等本土化調解品牌60個(ge) 。現如今,這些調解室和調解員已成為(wei) 西藏堅持發展“楓橋經驗”,推動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排頭兵。

  調解一件、教育一片

  頓珠措姆,是班戈縣人民調解中心人民調解員,她認為(wei) 專(zhuan) 職人民調解員的工作職責不僅(jin) 要調解矛盾糾紛,還要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工作在維護基層社會(hui) 穩定中的作用,利用自身人熟、地熟、事熟等優(you) 勢,定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法治宣傳(chuan) ,實現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去年,頓珠措姆通過公開招聘考試進入班戈縣人民調解中心,成為(wei) 了一名專(zhuan) 職人民調解員,她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專(zhuan) 業(ye) 技能和調解能力,又是本地人,開展起矛盾糾紛工作來得心應手。

  目前,像頓珠措姆一樣的專(zhuan) 職人民調解員全區共有410名。根據西藏自治區《專(zhuan) 職人民調解員配備工作方案》,今後將逐年為(wei) 全區各類人民調解組織配備1925名專(zhuan) 職人民調解員。

  在調處化解矛盾糾紛過程中,按照群眾(zhong) “點單”,調解組織“派單”,調解員“接單”,司法行政機關(guan) “曬單”的糾紛調解流程,第一時間把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解決(jue) 在初始階段,有效阻斷矛盾糾紛激化升級。

  針對婚姻家庭、鄰裏關(guan) 係、房屋租賃等常見、多發的民間糾紛,靈活采取法理情理事理相結合的方式,及時就地化解。

  積極參與(yu) 跨行業(ye) 、跨領域、跨區域及黨(dang) 委、政府交辦和相關(guan) 部門委托移交的重大疑難矛盾糾紛的合力攻堅化解,防止矛盾糾紛升級、外溢、上行,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吸附在當地、消除在萌芽狀態。

  將法治宣傳(chuan) 與(yu) 調解工作深度融合,按照“誰調解誰普法”模式,通過事前講法、事中明法、事後析法,將普法貫穿於(yu) 調解全過程,突出宣傳(chuan) 黨(dang) 的興(xing) 邊富民政策和與(yu) 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法律法規,把調解過程變為(wei) 群眾(zhong) 學法的實踐,以“小糾紛”詮釋法治“大道理”,達到調解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夯實了維護社會(hui) 穩定的基層基礎和法治根基。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