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萬裏》:西藏體育電影走向 春天的“報春鳥”
《八萬(wan) 裏》是由青海海北電視台和西藏電視台西藏影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第一部體(ti) 育題材的電影。
影片以藏族奧林匹克獲獎第一人、2012年倫(lun) 敦奧運會(hui) 女子20公裏競走金牌獲得者切陽什姐為(wei) 原型,講述了一位退役的漢族運動員在青藏高原重拾自我,培養(yang) 藏族兒(er) 女不屈不撓、艱苦奮進,用汗水去實現奧林匹克夢想的故事。
進入新世紀以來,西藏題材的電影創作,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達到了一個(ge) 前所未有的高度。創作者的民族成分多樣化,電影類型也在不斷充實和豐(feng) 富。《八萬(wan) 裏》作為(wei) 一部西藏電影,選擇題材的主要思路就是西藏體(ti) 育。體(ti) 育電影中,體(ti) 育元素隻是表象。如果觀眾(zhong) 代入主人公的視角,會(hui) 產(chan) 生“我也能行”的心情,得到激勵。這便構成了體(ti) 育電影的觀影心理基礎。可以如此總結:當我們(men) 在談論一部成功的體(ti) 育電影時,看的不僅(jin) 僅(jin) 是體(ti) 育,還有人生真諦:集各種衝(chong) 突展現於(yu) 一體(ti) ,選手們(men) 在場上激烈而殘酷的競技角逐自不必說;最難能可貴的是影片突破對題材所蘊含的生活矛盾的普通展現方式,盡可能挖掘與(yu) 該矛盾相關(guan) 的多方麵、多場次、多線索的人物及社會(hui) 矛盾,並使之更加集中和複雜,進而演變成更為(wei) 緊張激烈的戲劇衝(chong) 突。
何誌鋒,一個(ge) 曾經懷揣奧運夢想的長跑者,在經曆了傷(shang) 痛和失敗之後,來到了西部草原放逐自己。除了空曠壯美的金銀灘草原,映入他眼簾的是一場馬背上的角逐。他驚喜的發現一個(ge) 九歲的“假小子”曲洋吉跌落馬背卻又奮起直追的不屈,依稀點亮了他內(nei) 心已覆滅的火種,他仿佛看到了有過夢想的自己。從(cong) 那天起,這個(ge) 馬背上的“假小子”和她的各族小夥(huo) 伴們(men) ,連同他們(men) 的夢想,與(yu) 這個(ge) 自我放逐的教練結下了不解之緣。
《八萬(wan) 裏》突出展現了兩(liang) 個(ge) 創作理念:一是緊扣時代脈搏,關(guan) 注社會(hui) 熱點,注重廣大觀眾(zhong) 的精神需求;二是真實地反應現實,栩栩如生地塑造人物形象。采用創新性雙時空敘事手法,一方麵回望過去,聚焦何教練運動員時期在艱苦條件下奮鬥拚搏為(wei) 國出征的動人情懷;另一視角則著眼於(yu) 當代,描繪了以曲洋吉為(wei) 代表的新生代運動員勇敢追夢、為(wei) 國爭(zheng) 光的勵誌精神。兩(liang) 個(ge) 時空交叉敘事、相互映襯,展現了“頑強拚搏、為(wei) 國爭(zheng) 光”的體(ti) 育競技精神在兩(liang) 代體(ti) 育人之間的傳(chuan) 承。
影視劇作的結構沒有絕對的封閉式和開放式。《八萬(wan) 裏》的劇情結構雖然比較開放,沒有相對集中的故事情節和中心人物,但矛盾衝(chong) 突的產(chan) 生、發展、高潮和結局依然是一個(ge) 完整的框架結構,必須遵循既定的主觀與(yu) 客觀時空截取方式。片中的故事聚焦於(yu) 兩(liang) 個(ge) 不同的時代,兩(liang) 個(ge) 時空並非獨立存在,而是彼此存在著某種契機和聯係,進而成為(wei) 一個(ge) 緊密相連又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ti) 。在人物和故事的巧妙串聯下,那些關(guan) 乎親(qin) 情、友情、愛情的情感,那些無處安放又終將逝去的青春,聚沙成塔,化作一段段心路曆程,在時代的車輪中、在曆史的軌跡裏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體(ti) 育影視作品拓寬邊界,借體(ti) 育的出發點向外延伸,涉及觀眾(zhong) 所關(guan) 注的其他熱點話題才是“硬道理”。《八萬(wan) 裏》的劇情結構巧妙地借鑒了體(ti) 育電影《奪冠》的布局:熱情謳歌中國新老兩(liang) 代女排姑娘們(men) 薪火相傳(chuan) 的愛國主義(yi) 精神,將中國女排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來描述,沒有主次人物的分別。老一代女排運動員是在硬邦邦的水泥地麵上翻滾跌摔成長起來的,當時的中國無論經濟還是科技的發展都相對落後,所以女排訓練隻能苦練硬練、拿命去練,“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在當時不隻是口號,而是日複一日踐行的準則。而《八萬(wan) 裏》對於(yu)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何教練的運動生涯時期現狀描述也是極具現實意義(yi) 的:物質匱乏的窘境,不被看好的壓力,以不怕輸、不服輸的勇氣和意誌,逆風翻盤的決(jue) 心,去對待枯燥反複的訓練。《奪冠》對中國女排“一種精神,兩(liang) 代傳(chuan) 承”的奮鬥史作出整體(ti) 性描述 :“時代變了,艱苦奮鬥的老女排精神不變。”《八萬(wan) 裏》所彰顯的時代精神亦是如此,這一點正如同何教練在影片中對那些小隊員們(men) 說的那樣:“跑上八萬(wan) 裏,你就贏了!”觀眾(zhong) 在觀影的過程中感受到的不是個(ge) 人英雄主義(yi) ,而是中華民族昂首世界之林的民族自豪感,是一種生為(wei) 中國人、深愛共和國的愛國情懷!
體(ti) 育精神曆久彌新,襯托出中華民族的苦難與(yu) 歡樂(le) 、偉(wei) 大祖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從(cong) 而增強了影視作品的廣度、深度和力度。體(ti) 育強則國強,我國正處於(yu) 從(cong) 體(ti) 育大國向體(ti) 育強國的轉變時期。體(ti) 育題材影視作品的發展始終與(yu) 中國社會(hui) 的發展休戚相關(guan) ,從(cong) 為(wei) 國家、為(wei) 民族拿金牌的國族榮譽感召,進入到當下完成個(ge) 人夢想,實現人生價(jia) 值的雙重命題,畢竟超越自我,就是勇氣的意義(yi) 。
《八萬(wan) 裏》堪稱西藏體(ti) 育電影走向春天的“報春鳥” :目前,國產(chan) 體(ti) 育電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且前方充滿了未知甚至是荊棘,但是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體(ti) 育電影的春天一定會(hui) 到來!而麵對我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商業(ye) 化操作弱、拍攝局促的現狀,西藏題材電影的類型化探索尤為(wei) 重要。若能很好地以本土內(nei) 容為(wei) 載體(ti) ,進行類型電影故事的創作,借助新興(xing) 的電影科技,完成既蘊含西藏文化價(jia) 值觀,又貼合市場需求的西藏類型電影,從(cong) 而打破觀眾(zhong) 對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的固有印象和視覺局限,定可為(wei) 民族電影市場化獨辟出一條蹊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代表團校園組在首屆學青會獲1金1銀1銅
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在廣西南寧落下帷幕。西藏代表團校園組在本次運動會上獲得1金1銀1銅,並獲得女子10000米第6名、第7名的好成績,改寫了自1996年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之後27年無獎牌、無積分的曆史。[詳細] -
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閉幕
11月15日晚,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以下簡稱學青會)在廣西南寧落下帷幕。閉幕式上,主火炬緩緩熄滅,會旗交接儀式完成。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