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聽“民聲” 惠民生

發布時間:2023-12-08 09:43:00來源: 西藏日報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嘎瑪貢桑街道堅持以“民策有人宣、民意有人收、民事有人處、民糾有人調、民興(xing) 有人引”作為(wei) 為(wei) 民服務的根本目標,將黨(dang) 建、服務、文化、共治、團結、平安等方麵進行融合,提升街道治理能力和服務效能,以高質量服務“繪”就居民幸福畫卷。

  嘎瑪貢桑街道屬於(yu) 老舊小區,自建房、小商戶較多。街道黨(dang) 工委在轄區底子薄、基礎弱、遺留問題多的情況下,以街道吹哨、部門報到、援藏助力等方式聯合開展城鄉(xiang) 環境綜合大整治,共整治占道經營900餘(yu) 家、規範非機動車亂(luan) 停亂(luan) 放1000餘(yu) 次,現已打造“嘎瑪貢桑社區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巷道”“納金路北社區文明誠信巷道”等四條亮點街巷。同時,北京市通州區發揮援藏橋梁作用,投入20餘(yu) 萬(wan) 元資金援助70輛電動車助力城鄉(xiang) 環境綜合大整治,使基層治理工作不斷提質增效,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嘎瑪貢桑街道黨(dang) 工委堅持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依托在職黨(dang) 員進社區“雙報到雙積分”活動,推動基層社會(hui) 治理精細化管理。工作中,嘎瑪貢桑街道高效落實網格長、網格員、網格民警、網格指導員、網格消防員、網格輔警“1+5+X+N”力量統籌,形成了全覆蓋、高效率為(wei) 居民服務的網格體(ti) 係,實現人口底數清、情況明、信息靈。街道還推行“亞(ya) 次仁”出租房管理方式,實施分級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法治化管理、智能化管理、德治化管理“五化管理”模式,打造流動人口管理新模式,保障居民安居樂(le) 業(ye) 。

  石榴花開、以心換心,創建民族團結社區。嘎瑪貢桑街道俄傑塘社區通過建立健全“居民議事會(hui) 、人民調解委員會(hui) 、公共衛生委員會(hui) ”三會(hui) ,推行社區“大支委”區域化黨(dang) 建工作模式,堅持事務同商、資源同享、服務同抓、治理同創“四同”舉(ju) 措,建設鄉(xiang) 村“複興(xing) 少年宮”,開展各類豐(feng) 富多彩的“公益課堂”“父母大學堂”、公益輔導、課外實踐、親(qin) 子教育、五觀教育、能力素質拓展訓練、定向關(guan) 愛等活動項目,落實“各族群眾(zhong) 互嵌式發展計劃”,開展藏漢“雙語”學習(xi) 等豐(feng) 富多彩的民族團結活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基層治理格局。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