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建成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台5124個 實現五級全覆蓋
8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公共法律服務體(ti) 係建設聯席會(hui) 議上獲悉,截至目前,青海省已建成公共法律服務實體(ti) 平台5124個(ge) ,基本實現省、市、縣、鄉(xiang) 、村五級全覆蓋。
據悉,“十四五”以來,青海省公共法律服務實體(ti) 、網絡、熱線三大平台為(wei) 民眾(zhong) 提供各類法律谘詢34.6萬(wan) 餘(yu) 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9萬(wan) 餘(yu) 件;青海省律師辦理各類案件11.1萬(wan) 餘(yu) 件,各類法律服務機構辦理公證事項7.6萬(wan) 餘(yu) 件、司法鑒定案件2.5萬(wan) 餘(yu) 件、人民調解案件7.9萬(wan) 餘(yu) 件、仲裁案件850餘(yu) 件。
“我們(men) 建成法治文化主題公園、法治文化一條街(長廊)154個(ge) ,村(社區)法治宣傳(chuan) 欄2700餘(yu) 個(ge) ,法治文化建設示範點20個(ge) ,青少年法治警示教育基地26家,省級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17個(ge) ,初步形成了覆蓋城鄉(xiang) 的法治文化陣地網絡。”青海省司法廳黨(dang) 組成員、援青辦主任李曼說。
近年來,青海省優(you) 化省級實體(ti) 平台,加強市、縣、鄉(xiang) 、村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室)等五級實體(ti) 平台規範化建設,為(wei) 民眾(zhong) 提供現場法律服務方麵;打造以12348青海法網為(wei) 核心,集APP、微信端、智慧終端等服務端口為(wei) 一體(ti) 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平台,為(wei) 民眾(zhong) 提供線上法律服務方麵;統籌建成集法律谘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及服務指引等為(wei) 一體(ti) 的12348青海公共法律服務熱線一體(ti) 化呼叫中心,為(wei) 民眾(zhong) 提供全時段法律服務。
李曼表示,為(wei) 不斷加強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青海省采取加掛國資律師事務所牌子、引進外省優(you) 秀律師事務所設立分所等方式,有效滿足青海偏遠地區群眾(zhong) 法律服務需求,並積極推進全省“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構建了“城區半小時、農(nong) 村一小時法律服務圈”。
同時,鼓勵引導西寧地區公證機構網絡遠程幫扶海西、海北、海南、果洛和玉樹5州18個(ge) 縣開展公證業(ye) 務,在鄰近縣域采取巡回辦證、預約辦證、上門辦證和依托鄉(xiang) 鎮司法所建立公證聯絡服務點等方式,實現全省公證服務資源全覆蓋。並持續擴大公證執業(ye) 區域,進一步精簡完善公證證明事項清單至42大類174項,擴大“最多跑一次”事項範圍至150項,實現學曆、學位、機動車駕駛證、納稅狀況等4項公證事項“跨省通辦”,118項公證事項在線辦理。
“我們(men) 派遣西寧市4家司法鑒定機構進駐無司法鑒定機構的黃南、果洛、玉樹、海北4州開展司法鑒定服務,並聯合公安、法院、檢察、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司法鑒定全麵評查、年度執業(ye) 檢查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執法檢查等活動,提升司法鑒定質量。”李曼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日喀則三部門出台《意見》推動檢察建議從“辦理”向“辦複”轉變
為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結合主題教育成果轉化,日喀則市著力推動解決落實檢察建議“剛性”不足、“紙麵”落實等問題。[詳細] -
拉薩市2023年旅遊行業管理人員培訓班開班
由拉薩市旅遊發展局主辦,自治區旅行社協會協辦的拉薩市2023年旅遊行業管理人員培訓班在拉薩開班。拉薩市旅遊行政部門管理人員、旅行社及景區管理人員或業務骨幹、導遊人員共計80人參加培訓。 [詳細] -
拉薩市檢察機關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
日前,記者從拉薩市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新聞發布會獲悉,拉薩市在全麵貫徹中共中央《意見》和中共拉薩市委《具體舉措》的基礎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