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唱給雪域“第二故鄉”的歌

發布時間:2024-01-02 15:06:00來源: 西藏日報

  “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下筆間,屋外的雪花正洋洋灑灑地飄落,凝視著外麵的銀裝素裹,不禁遊走於(yu) 十年的記憶長河中。

  十年前,從(cong)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秦淮河畔來到美麗(li) 而神奇的高原明珠拉薩,橫跨3700多公裏,曆經40多個(ge) 小時,時間和空間的大跨越,讓初踏這片雪域高原的我,心中充滿了期冀和憧憬,“青春選擇,雄心萬(wan) 裏”的畫卷也在那一刻徐徐展開,一筆筆描繪著到西部去、到基層去的人生軌跡。

  匆匆的相聚、短暫的培訓,自己的西部計劃誌願行從(cong) 拉薩市曲水縣正式啟航。初入崗位的第二天,我便開始跟隨領導下鄉(xiang) ,喝酥油茶、吃糌粑、和藏族群眾(zhong) 交流都在這次下鄉(xiang) 中實現了“第一次”,“第二故鄉(xiang) ”的情愫從(cong) 那一刻起便慢慢地紮根心底。追憶在曲水縣婦聯的點點滴滴,心中泛起陣陣漣漪,一年的青春時光、誌願者生活在曲水縣烙下了深深的印記,一年裏自己走遍了曲水縣的每個(ge) 鄉(xiang) 鎮、涉足了每個(ge) 村莊,在那裏逐漸鍛煉成為(wei) 一名合格的誌願者,也讓自己深深地愛上了這片高原。

  荏苒的時光,在春去秋來中消逝,自己也迎來了服務期滿去留與(yu) 否的抉擇。在舍離中,我背著行囊,離開了曲水。但不舍與(yu) 難離,讓我選擇了留在西藏,來到遼闊的羌塘草原,成為(wei) 了一名那曲市的基層教師,從(cong) 此真正掀開了紮根西藏的篇章,那曲也成為(wei) 了自己最大的眷戀。

  那曲,承載了我十分之九的高原情結,記錄著我百分之九十的高原生活。回眸剛到那曲的第一年,那曲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高寒”“缺氧”,最直觀的感受是再無春秋,隻有夏冬;再無七彩,隻有黃綠。歲月如梭,9年的時光在三尺講台和學生的歡聲笑語中流轉成段段記憶,如今的沉穩嫻熟、被學生喜歡、感動和熱愛凝結成嘴角幸福的“弧度”,在臉頰上留下了一絲(si) 絲(si) 微笑。一次偶然的機會(hui) ,山南錯那小學的校長給我推薦了上海希望之光基金會(hui) 的群,群裏的愛心人士為(wei) 我的學生捐贈了幾百套衣服,800本筆記本,221套文具。這點點滴滴的愛點燃了牧區孩子的希望之光。我推薦了6名品學兼優(you) 的學生,每個(ge) 月給予生活資助300元,在資助中,愛心人士也不願意留名,隻希望孩子們(men) 長大為(wei) 國家作貢獻。

  9年的時光,用心育桃李,學生從(cong) 一年級的懵懂娃長大成高中生,從(cong) 調皮到懂事,點點滴滴湧上心頭。曾幾何時,學生一聲聲親(qin) 切的“文老師”讓我暖心不已,一聲聲“老師,您辛苦了!”讓我感動萬(wan) 分,一聲聲“謝謝老師”讓我激動萬(wan) 分。隨著這份沉甸甸的愛湧入心頭,思緒也在不自覺中飄向遠方,一個(ge) 熟悉的身影慢慢在腦海中凝結成思念。

  “媽媽你什麽(me) 時候回來?”“媽媽我想你了。”隔著3700多公裏從(cong) 視頻中傳(chuan) 來的聲音,讓我時時泛起淚花,揮之不去的想念在耳邊縈繞。對於(yu) 自己的學生,我傾(qing) 注了所有,陪伴他們(men) 成長、成才。但,對女兒(er) 卻少了那份本該屬於(yu) 同齡人的愛。看著相冊(ce) 中女兒(er) 的照片,苦澀淹沒了微笑,流下了一道道愧疚的眼淚。每一次的匆匆告別,每一次的踏上回程,成了我與(yu) 學生的見麵和與(yu) 女兒(er) 離別的“兩(liang) 條平行線”,漸漸地,高原上有了我的牽掛,家鄉(xiang) 牽動著我的思念。

  十年彈指間,雪域高原成了我的第二故鄉(xiang) 。現在的那曲,在我的眼裏已然“色彩斑斕”“四季宜人”。這裏走過的每一條路、看過的每一道風景已經走入了我的心扉,這裏相識的人、這裏教過的人已經融進了我的血液,遠方的家鄉(xiang) 也成了時常勾起的思緒和不舍的牽掛。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馬文軍:這裏就是我的第二故鄉

    今年38歲的馬文軍來自甘肅臨夏,自2001年起,他就在山南創業奮鬥,20多年裏,他曾開展各類公益活動37次,累計捐贈510餘萬元,有力推動了山南市各族群眾之間的交流學習和互幫互助。[詳細]
  • 山西:漢藏學生共慶藏曆新年

    美麗的藏裝,歡快的藏歌,潔白的哈達……為了迎接藏族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藏曆新年,山西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山大附中)校園裏,處處洋溢著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 [詳細]
  • “將青春融入這方我摯愛的熱土”

    他曾在海拔4900米的塔克遜邊防哨所巡邊護邊,也曾在海拔5318米的查果拉邊防哨所護邊執勤;他是駐地群眾交口稱讚的“金珠瑪米”,是邊疆各族青少年成長道路上的好榜樣……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