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京研學之旅隨行日記丨感恩
圖為(wei) 孩子們(men) 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博物館參觀 攝影:王佳豪
新利平台訊 2月24日、25日兩(liang) 天,孩子們(men) 先後參觀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博物館、航空航天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jun) 事博物館和民族文化宮。
圖為(wei) 孩子們(men) 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博物館參觀 攝影:王佳豪
每參觀完一處,當問及孩子們(men) 累不累,孩子們(men) 都會(hui) 異口同聲地回答“累”。但是到下一處時,他們(men) 依然生龍活虎,小小的身軀盡力擠在參觀人群的最前麵,“占領”最佳位置,生怕錯過講解員的一句話。
圖為(wei) 孩子們(men) 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博物館參觀 攝影:王佳豪
圖為(wei) 孩子們(men) 在航空航天博物館參觀 攝影:次片
休息間隙,我和同事找到了紮西平措同學,詢問他的收獲。他說:“我這兩(liang) 天參觀完這些展館,看到了黨(dang) 和祖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的艱辛曆程,我感到很自豪。”他還饒有興(xing) 致地給我們(men) 介紹他們(men) 家住房的發展史,“我在村子裏見過爺爺奶奶住過的石頭屋‘遺址’,非常破,我小時候住過的房子沒有院子,還特別的小,住起來也不舒服。現在住著兩(liang) 層的‘別墅’,寬敞明亮,還有院子,太舒服了。我們(men) 一定要像爸爸媽媽和老師教我們(men) 的那樣‘講黨(dang) 恩愛核心、講團結愛祖國’。”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jun) 事博物館內(nei) 參觀時,有幾個(ge) 同學結伴找到我,請我幫他們(men) 拍攝與(yu) 《毛澤東(dong) 雕像》的合照。當他們(men) 看著自己以及背後偉(wei) 岸的毛爺爺,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催促我趕緊發給他們(men) ,他們(men) 要拿給爸爸媽媽看。問起原因,他們(men) 回答,我們(men) 有現在強大的國家和幸福的生活,最應該感謝的就是毛爺爺,所以一定要有一張合照。
圖為(wei) 部分孩子在中國人民革命軍(jun) 事博物館毛澤東(dong) 雕像前合影留念 攝影:王佳豪
紮西德吉同學因為(wei) 牙痛難忍,25日下午在帶隊老師的陪伴下就醫,無奈錯過了參觀民族文化宮。吃晚飯時,她拿出一個(ge) 龍形玩偶,先若有所思,然後和小夥(huo) 伴竊竊私語。我太過好奇,問她玩偶有何特別之處,孩子們(men) 異口同聲地回答,是王叔叔送的。這個(ge) 王叔叔是何許人也?經過了解得知,王叔叔叫王東(dong) 啟,2021年在定日縣曲當鄉(xiang) 駐村,和孩子們(men) 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駐村輪換後,返回原單位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工作,這次孩子們(men) 進京研學,在北京“他鄉(xiang) 遇故知”,得知紮西德吉身體(ti) 不適,但仍表現優(you) 秀,特意送給她一個(ge) 玩偶,以資鼓勵。
幾天的參觀,孩子們(men) 在不經意間的行動或是稚嫩的話語中都表達了自己發自內(nei) 心的感恩,讓我們(men) 深切感受到西藏的孩子們(men) 更加懂得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加懂得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的彌足珍貴,更加懂得感恩黨(dang) 、感恩祖國。就讓他們(men) 帶著這次北京之行的所看所感,懷揣這份感恩之心,茁壯成長,早日成為(wei) 建設美麗(li) 西藏、強盛中國的一份子,回饋黨(dang) 和祖國以及關(guan) 心幫助過他們(men) 的人。(新利平台 記者/王佳豪 王茜 陳浩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進京研學之旅隨行日記丨火車初體驗
2月20日下午3時,我隨日喀則市邊境縣學生赴北京參觀研學活動團一起乘坐火車從拉薩赴北京。在簡短的互相介紹後,我了解到參加活動的22位同學全部都是第一次坐火車,車窗外的一切對於他們來講都是新鮮的、特別的。[詳細] -
進京研學之旅隨行日記丨原來我們被這麽多人愛著
這次參與到日喀則市邊境縣中學生赴北京參觀研學活動的22個同學分別來自亞東、定日、仲巴三個縣,他們的祖輩或是世代守邊固邊,或是舉家搬離故鄉抵邊興邊。 [詳細] -
西藏氣象部門高級專業技術人員首次集中進京“充電”
11月26日至30日,為期5天的西藏自治區氣象部門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研修班在北京開班。來自西藏氣象部門的60名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培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