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藏族孩子的漢族“媽媽”
在那曲市兒(er) 童福利院,有這樣一位漢族“媽媽”——她對每個(ge) 孩子的情況都了如指掌,經常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和孩子們(men) 聊天,聽他們(men) 吐露心聲,為(wei) 他們(men) 紓解情緒。她就是那曲市兒(er) 童福利院工作人員周雪。“隻要和孩子們(men) 在一起,再辛苦我都甘之如飴。”周雪說。
用心守護 零經驗當“媽”
2016年7月,剛剛大學畢業(ye) 的周雪參加了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成為(wei) 一名誌願者。帶著夢想、希望和一往無前的決(jue) 心,她來到了西藏,被分配到那曲市兒(er) 童福利院開展誌願服務工作。
剛到福利院,周雪發現負責10歲以下孤兒(er) 保育教育工作的護理人員少、工作任務重,於(yu) 是她主動向院長認領了這一艱巨任務。當時,周雪負責的大多是5歲以下的寶寶,這對她來說完全屬於(yu) 零經驗當“媽媽”。
“我之前從(cong) 來沒有接觸過這麽(me) 小的孩子,甚至連嬰兒(er) 該怎麽(me) 抱我都不知道,就在我手足無措的時候,因為(wei) 院長的一句話,我有了信心和動力——院長說,不管現在如何,在這裏學到的,都是你以後的財富。這句話簡單卻有力,我深深地把這句話刻在了心裏。”周雪告訴記者。
從(cong) 那以後,周雪便主動向護理人員學習(xi) 抱孩子、衝(chong) 奶粉、換尿布。這些瑣碎的工作原本不需要她去做,但是周雪認為(wei) ,自己作為(wei) 一名管理人員,如果連最基本的日常工作都不曾親(qin) 身體(ti) 驗、熟練掌握,就沒有資格去管理其他護理人員。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xi) 和溝通,周雪和護理人員的關(guan) 係變得越來越融洽,護理人員也逐漸接受了這個(ge) 漢族女孩。從(cong) 一開始的“甲姆”(漢族女孩的藏語叫法)到現在的“周雪老師”“雪”,稱呼也變得越來越親(qin) 切。誌願服務期滿後,周雪選擇繼續留在福利院,成為(wei) 一名長期留藏的“愛心媽媽”。
因愛匯聚 紮根那曲
2017年,周雪與(yu) 愛人嘎頓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後六年多,兩(liang) 人孕育了兩(liang) 個(ge) 可愛的男孩。每天早上,周雪一家在溫暖的小屋吃著糌粑、喝著酥油茶,一家人過得其樂(le) 融融。
“生活平靜美滿,工作有聲有色。”這是周雪對自己目前生活狀態的總結。剛到那曲的時候,周雪覺得自己很孤單,福利院裏,從(cong) 護理人員到孩子幾乎全是本地人,語言不通給她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強烈的孤獨感。她也曾質疑過自己當初的選擇,為(wei) 什麽(me) 放著安逸的生活不過,而要選擇來到離家這麽(me) 遠的地方呢?
隨著與(yu) 同事、孩子們(men) 的相處,周雪感受到了福利院這份工作的意義(yi) ,同時也堅定了要繼續服務基層的初心。
在家,周雪為(wei) 人妻、為(wei) 人母;走進福利院,周雪就是所有孩子的“媽媽”。每天清晨,天剛蒙蒙亮,周雪就來到年紀最小的孩子的宿舍裏,幫他們(men) 穿衣服、換尿布、喂早餐,她把自己的所有精力和愛都放在了福利院的孩子們(men) 身上,有時甚至會(hui) 忘記自己還有一個(ge) 嗷嗷待哺的小兒(er) 子在家裏等著她。
一天淩晨,福利院3歲的唐古拉姆突然發高燒,周雪發現後,連忙帶著孩子趕往醫院。經過兩(liang) 個(ge) 小時的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淩晨4點多,唐古拉姆的體(ti) 溫終於(yu) 降下來了。周雪鬆了一口氣,才發現自己穿著睡衣和拖鞋就出來了,雖然當時正值嚴(yan) 冬,可她一心牽掛著唐古拉姆,竟一點兒(er) 都沒覺得冷。
“那麽(me) 小的孩子發高燒,現在回想起來心裏都會(hui) 很害怕。我自己不要緊,我就希望我的孩子們(men) 都健康成長。”周雪說道。
眼裏有光 心中有愛
正是因為(wei) 周雪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們(men) ,孩子們(men) 也都特別喜歡這個(ge) “漢族媽媽”。“周媽媽是我最愛的媽媽,她平時照顧我、嗬護我,我在周媽媽身上感受到了很多很多的愛……”“她是我的周媽媽,平時我有什麽(me) 困難都會(hui) 和她說,她都會(hui) 幫我解決(jue) ,她特別善良,還經常幫我洗衣服,我很愛她……”那曲市兒(er) 童福利院的次仁格吉、普布多吉爭(zheng) 先恐後地表達著對“周媽媽”的愛。
“最開始來到福利院看到孩子們(men) ,覺得他們(men) 沒有父母很可憐,我就盡自己所能對他們(men) 好,既然他們(men) 叫我一聲‘媽媽’,我就要擔得起這個(ge) 稱呼,讓他們(men) 感受到自己是被愛著的。”周雪說。
在福利院付出愛的同時,周雪也收獲了感動和來自孩子們(men) 的回饋。如今,周雪的大家庭裏已經有32名大學生,她的“娃娃們(men) ”都很爭(zheng) 氣,學習(xi) 都很優(you) 秀,一放假就會(hui) 回到福利院看看這位“漢族媽媽”。“好幾個(ge) 孩子經常在微信上和我聊她們(men) 的大學生活,逢年過節也會(hui) 打電話過來,我覺得很感動很溫暖,因為(wei) 她們(men) 真的把我當成了親(qin) 人。”周雪說。
從(cong) 一開始分管十幾個(ge) 孩子到現在的30多個(ge) 孩子,周雪放棄了許多休息時間。每次覺得累的時候,隻要看到孩子們(men) 天真的笑臉,她明白一切都是值得的。
“當我聽到孩子們(men) 叫我‘媽媽’‘周雪媽媽’‘姐姐’‘老師’的時候,我的心裏就有種暖暖的感覺,就想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他們(men) 。”周雪感歎道,“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所以特別珍惜在這裏工作的每一分每一秒,如果時間倒流,我依然會(hui) 選擇這條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我教藏族孩子學英語
2021年9月開學前,我登錄南京大學教務網,查看新生名單。喲!我教的英語班上竟有10來名來自經濟管理、口腔醫學、人文藝術傳播、社會科學、地球科學與資源環境、化學與生命科學、工科實驗等好幾個院係的藏族學生。 [詳細] -
特寫:一道彩虹下的40名藏族孩子北京行
6月3日的慕田峪長城,放眼望去,一群藏族少年“玉樹”臨風。 [詳細] -
為異鄉求學的藏族孩子撐起一片藍天
盡管已從武漢西藏中學畢業12年,但邊珍依然懷念在校過年的日子。一到藏曆新年,同學們會穿著藏服,在彩色花紋木盒裏放滿炒麥粒和酥油糌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