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一道彩虹下的40名藏族孩子北京行
6月3日的慕田峪長城,放眼望去,一群藏族少年“玉樹”臨(lin) 風。
這40名特殊的小客人來自青海省玉樹州兒(er) 童福利院。抵達北京前,登上長城是他們(men) 許多人的共同願望。這次的人生初體(ti) 驗,為(wei) 他們(men) ,也為(wei) 我們(men) 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瞬間。
你好,長城!
登山路上,不斷有遊客發問:這群孩子是來郊遊的吧?
的確,被旅客們(men) 紛紛注目的少年們(men) 絕對是一道特別的風景線,主打的就是一個(ge) 活力四射、陽光開朗。
出發前,導遊帶領孩子們(men) 做遊戲放鬆心情,“大家給右手邊的小夥(huo) 伴捶捶背”,話音未落,一群“公報私仇”的小朋友錘得旁邊人齜牙咧嘴,又在導遊“換一邊”的指令中被狠狠“報複回來”。
“這個(ge) 能不能吃?”有孩子攥著樹上掉下來的生核桃認真問記者,一旁導遊“嚇”得趕緊說:“那玩意不能隨便吃!”
少年電周鬆保還主動和擦肩而過的外國友人抬手打招呼,“你好!”,得到對方一個(ge) 友善的微笑。丟(diu) 掉靦腆的他,開始主動讓攝影人員給自己拍照。
“你拍我的背影,然後我轉過頭來。”“時尚達人”電周鬆保認真設計著自己驚豔亮相的姿勢,反複和攝影人員強調:“你好好拍,拍好發給我,我要發朋友圈的。”
在經過某個(ge) 烽火台時,一隻蟲子引起了孩子們(men) 的集體(ti) 圍觀。男孩東(dong) 桑強烈要求記者,為(wei) 他和剛認識的蟲子“兄弟”拍張合影,並擺出了一個(ge) 雙手抱臂的帥氣姿勢。
玉樹州福利院院長昂公紮西踱步過來,眼神在蟲子和孩子們(men) 之間轉來轉去,突然伸手抓了一把空氣扔到孩子堆裏,把索南拉吉“嚇”得彈跳出去。
小女孩一邊被嚇得吱哇亂(luan) 叫,一邊安慰被她嚇到的路人,“我的叫聲嚇到你們(men) 了,對不起”,害怕而不失禮貌。
一旁的昂公紮西哈哈大笑。鬧增拉毛無奈扶額,對記者說:“我們(men) 院長喜歡和我們(men) 開玩笑。”
攜手登頂
在歡聲笑語中,孩子們(men) 拾級而上,長城的階梯陡而高,7歲的久安卓瑪邁著小短腿,艱難往上爬,差點摔一個(ge) 踉蹌——好在旁邊的大孩子自然而然托住了她的胳膊,一大一小兩(liang) 個(ge) 豆丁齊心協力,又笑又鬧。
路程過半,孩子們(men) 原地休息補充水分。11歲的成林忠瑪力氣小,盯著礦泉水瓶嘟起了小嘴。下一秒,14歲的小哥哥阿斌接過來,沉默地幫她擰開瓶蓋,全程沒說一句話。
“你們(men) 倆(lia) 誰大誰小?”麵對記者的提問,阿斌還是沒說一句話,隻酷酷又自豪地拍了拍自己的胸膛。
行進中,瘦瘦高高的乃美才仁三步並作兩(liang) 步“噌噌”跑到記者身邊,從(cong) 口袋裏掏出一顆大白兔,“給你吃糖”,然後在記者的道謝聲中“噌噌”跑開,背影輕盈而矯健。
小妹妹才仁旺毛性格內(nei) 向怕生,喜歡把臉蛋埋在自己的臂彎裏。這次長城之行,大姐姐鬧增拉毛總是陪在她身邊,大手拉著小手。“她總要我陪在她身邊,所以我不是拉著她,就是挽著她。”鬧增拉毛說。
此前在孩子們(men) 參與(yu) 的中央民族大學交流活動上,一位就讀於(yu) 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專(zhuan) 業(ye) 、同樣來自青海的藏族小夥(huo) 次成認真地對鬧增拉毛說,“你是大姐姐,一定要幫助弟弟妹妹。”
鬧增拉毛牢牢記著哥哥的話:“我會(hui) 好好照顧弟弟妹妹,團結互助,不讓他們(men) 受傷(shang) 。”話音未落,一隻小手托著幾塊奧利奧餅幹遞過來,西力才仁咧嘴露出小白牙:“姐姐,給你吃餅幹!”
於(yu) 是那隻牽著妹妹的手,接過了弟弟遞過來的餅幹。
遇見彩虹
13歲的西力才仁身上,偶爾會(hui) 有一些超越年齡的成熟。
剛剛抵達北京時,西力才仁曾經問“長城到底有多長”。3日,在別的孩子三兩(liang) 成團說說笑笑時,他一個(ge) 人站在長城邊上,向下俯瞰,驚歎道:“原來長城有這麽(me) 長!”
“我要好好學習(xi) ,取得優(you) 異的成績,以後來北京上學。”小小少年站在群山之巔許下心願的同時,風吹過長城兩(liang) 側(ce) 的核桃樹,嘩嘩作響。
陽光燦爛,萬(wan) 物繁盛,似乎有什麽(me) 在悄然發生。
5月30日起,孩子們(men) 參加了由中國新聞社、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北京援青指揮部主辦,中國新聞網承辦,中新公益協辦的“三江源·北京情·中國心——青海玉樹藏族青少年北京行”。
在數天的行程裏,16歲的鬧增拉毛拍下了故宮的柳樹,女孩想,外麵的世界很大,她要飛得更高,成為(wei) 一名法官。
天安門的獵獵紅旗下,14歲的電周鬆保站得筆直。“我想當兵,因為(wei) 軍(jun) 人可以保家衛國。”他示意拍照的人,自己想和身後的兵哥哥同框。
7歲的久安卓瑪在觀看中央民族歌舞團的表演後,有了小小的願望:未來成為(wei) 一名舞蹈家,來北京闖一闖。
萬(wan) 眾(zhong) 矚目的工體(ti) 之夜,作為(wei) 球童出場的西力才仁13歲,他說,觀眾(zhong) 的呐喊讓他更加堅定自己的足球理想……
3日,在登完長城的回程路上,晴朗的天際浮現出一道彩虹。難得一見的天象,仿佛在為(wei) 即將踏上歸途的孩子們(men) 送去祝福。
彩虹是光在水汽中的漫射,是雷電雨雪等惡劣天氣之後的一抹瑰麗(li) 色彩,象征美好和希望。
這群孩子的人生,也曾經遭遇過各種各樣的變故。但正如陽光總在風雨後,沐浴在愛中的他們(men) ,在好好長大。他們(men) 有熱情、淳樸、友愛的珍貴品質,也有自己小小的夢想。
6月4日,孩子們(men) 踏上返回家鄉(xiang) 的旅程。在臨(lin) 行前的歡送會(hui) 上,他們(men) 給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men) 獻上了潔白的哈達。擁抱的瞬間,西力才仁湊到記者耳邊說,在藏族人眼裏,“獻哈達”代表歡迎、感恩和再見。
“謝謝你們(men) 帶我們(men) 來到這麽(me) 遠的地方,也歡迎你們(men) 到我們(men) 青海玉樹玩兒(er) 。”
在少年質樸的承諾裏,那條潔白的哈達似乎也泛起了彩虹色的瑰麗(li) 光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高原女兵班與藏族孩子們暢談夢想共慶六一
“孩子們,你們有沒有夢想!大家的夢想是什麽呢?”六一兒童節前夕,在距離拉薩市區近百公裏的江熱夏鄉雙語小學的操場上,西藏軍區某旅少尉排長李倩正與該小校的小學生們暢談夢想話題。 [詳細] -
為異鄉求學的藏族孩子撐起一片藍天
盡管已從武漢西藏中學畢業12年,但邊珍依然懷念在校過年的日子。一到藏曆新年,同學們會穿著藏服,在彩色花紋木盒裏放滿炒麥粒和酥油糌粑。[詳細] -
武漢“侯爸爸”:為異鄉求學的藏族孩子撐起一片藍天
盡管已從武漢西藏中學畢業12年,但邊珍依然懷念在校過年的日子。一到藏曆新年,同學們會穿著藏服,在彩色花紋木盒裏放滿炒麥粒和酥油糌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