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江達縣委書記黎世江:聚焦精準脫貧,深化“四扶激勵”舉措
江達縣地處昌都東(dong) 北部,北鄰青海省玉樹縣,東(dong) 與(yu) 四川省石渠、德格、白玉三縣隔金沙江相望,是西藏第一麵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屬全國深度貧困縣之一。全縣轄13個(ge) 鄉(xiang) (鎮)、95個(ge) 村(居),“十三五”期間共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3361戶17407人,2018年實現全縣脫貧摘帽,2019年全縣綜合貧困發生率降至0%。
昌都市委常委、江達縣委書(shu) 記黎世江介紹,近年來,江達縣通過實施“四扶激勵”工程,即扶誌扶智、凡勤必扶、凡和力扶,著力解決(jue)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等靠要”思想嚴(yan) 重、社會(hui) 風氣不良、勤勞致富觀念薄弱等問題。通過縣財政資金扶持一批自我發展願望強烈、掌握致富技能的群眾(zhong) ,因地製宜地發展致富產(chan) 業(ye) ,著力增強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脫貧主體(ti) 意識和責任,最終達到弘揚社會(hui) 正氣、培樹和諧典型、扶持致富樣板、帶動一方發展的目標。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縣級財政投入資金989.49萬(wan) 元,實施“四扶激勵”項目133個(ge) ,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07戶599人實現年人均增收5000餘(yu) 元。“四扶激勵”工程作為(wei) 黨(dang) 建工程項目,達到了調動基層組織履職盡責謀扶貧抓扶貧,增強了貧困群眾(zhong) 的脫貧主體(ti) 責任意識,激發其內(nei) 生動力,實現了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就近就便就業(ye) 增收的目的,起到了以小促大、帶動全局的積極作用。
黎世江告訴記者,江達縣脫貧攻堅的顯著成效主要體(ti) 現在五個(ge) 方麵。一是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收入大幅增長,2019年底全縣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631元,年均增長率達16%以上。二是農(nong) 牧區基礎設施條件大幅改善,完成23個(ge) 易地扶貧搬遷飲水安全工程和357農(nong) 村安全飲水點建設,惠及53160名群眾(zhong) 。目前,鄉(xiang) 鎮通電率100%;鄉(xiang) 鎮交通通暢率100%,95個(ge) 行政村(居)交通通達率100%;全縣通訊信號覆蓋率100%,村村通覆蓋率達100%。三是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思想觀念大幅轉變,實現“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四是“兩(liang) 不愁三保障”全麵實現,建成23個(ge) 易地扶貧搬遷點,實施搬遷1961戶10131人;投資4441.93萬(wan) 元,完成危房改造1087戶;2019年底全縣小學入學率99.84%,初中入學率98.03%;完成醫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1個(ge) ,全縣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五是群眾(zhong) 基本生活全麵保障,全縣動態調整後識別農(nong) 村低保人員7391名,納入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6650人,累計兌(dui) 現低保資金5269.23萬(wan) 元;識別特困人員479人,累計兌(dui) 現特困人員供養(yang) 經費1306.55萬(wan) 元;累計為(wei) 全縣2356名困難殘疾人和444名重度殘疾人兌(dui) 現“兩(liang) 項補貼”資金972.48萬(wan) 元。
黎世江表示,下一步,江達縣將按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激發群眾(zhong) 內(nei) 生動力的重要指示要求,進一步總結經驗,鞏固深化“四扶激勵”工程,通過不斷實施村集體(ti) 和個(ge) 人扶持項目,逐步增加村集體(ti) 經濟收入,全麵消除“空殼村”,解決(jue) 村黨(dang) 支部“有錢辦事”問題,建強基層黨(dang) 組織,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如期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奮鬥目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那曲巴青縣阿秀鄉達麥村的脫貧故事:牧歌悠揚奔富路
2012年4月,達麥村牧民經濟合作社成立之前,貧困戶戶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2019年底,入社貧困戶人均年收入達8000多元;[詳細] -
西藏拉薩林周縣卡孜鄉卡孜新村尼瑪卓嘎一家的脫貧路:摘掉窮帽子 過上好日子
尼瑪卓嘎的丈夫洛絨澤仁來自四川省甘孜州,一家人搬入卡孜新村後,尼瑪卓嘎負責經營茶館和商店,洛絨澤仁便在拉薩或林周縣當地的建築工地上打些零工。[詳細] -
拉薩市易地扶貧搬遷成效喜人:以遷脫貧 安居興業
易地扶貧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難題、實現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