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樂業幸福來
一幢幢二層藏式小樓整齊排列,院外幹淨整潔,紅簷白牆,綠樹環繞。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村民院子裏朵朵玫瑰花盡情綻放,三五成群的孩子們(men) 在陽光下歡笑嬉鬧,村民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整個(ge) 鄉(xiang) 村呈現出宜居宜業(ye) 、美麗(li) 富饒的畫麵。
盛夏,走進西藏首個(ge) 易地扶貧搬遷點拉薩市曲水縣達嘎鎮三有村,記者看到一派安居樂(le) 業(ye) 的景象。
真正實現“兩(liang) 不愁三保障”
在三有村衛生室,記者看到這裏設有門診室、治療室、藥房、預防接種室、健康教育室等功能科室。衛生室雖小,卻可以與(yu) 縣醫院和江蘇省泰州市的醫院進行遠程會(hui) 診。村民次旦卓嘎說:“黨(dang) 的惠農(nong) 政策太好了,如今在三有村生活很方便,工作方便,看病方便,小孩上學更方便。”
在三有村養(yang) 老驛站,村裏的34名老人聚在一起看電視、喝酥油茶。73歲的白瑪老人正在用烤燈做理療。據了解,這些老人的子女大多外出打工,就出現一些無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獨自在家的情況。為(wei) 釋放更多勞動力,解決(jue) 他們(men) 的後顧之憂,村委會(hui) 專(zhuan) 門建立了養(yang) 老驛站。
83歲的桑珠卓瑪老人是一位有著54年黨(dang) 齡的老黨(dang) 員,她的女兒(er) 忙著上班,老人的生活無人照料。自從(cong) 建立了養(yang) 老驛站,現在她每周一到周五都會(hui) 到養(yang) 老驛站。她告訴記者:“平時一個(ge) 人在家很孤單,在這裏可以和老人們(men) 一起聊天、喝茶、看電視,感覺很幸福。而且這邊還解決(jue) 我們(men) 的一日三餐,很舒服。”
三有村扶貧車間、奶牛養(yang) 殖合作社、藏雞養(yang) 殖合作社、特種種植合作社……為(wei) 了讓村民留得住、能致富,三有村組織開展了各類就業(ye) 培訓班,提升農(nong) 牧民就業(ye) 技能,發展各類產(chan) 業(ye) 項目,拓寬搬遷群眾(zhong) 致富門路。三有村第一書(shu) 記如吉說:“近年來,三有村扶貧工作堅持富腦袋與(yu) 富口袋並重,通過加強誌智雙扶,不斷激發脫貧內(nei) 生動力。在實現整村脫貧的基礎上,通過加強群眾(zhong) 思想教育引導、發展壯大產(chan) 業(ye) 開展訂單式就業(ye) 培訓以及做好搬遷群眾(zhong) 後續服務工作,使群眾(zhong) 在三有村真正了實現‘兩(liang) 不愁三保障’。”
開啟幸福新生活
對於(yu) 村民索朗塔傑來說,搬入新房開啟了全家的幸福新生活。
走進索朗塔傑的家,院子裏種有各種花草,競相爭(zheng) 豔,芬芳撲鼻。走進客廳,窗明幾淨,精美的藏式沙發、擦得鋥亮的藏式長桌,最引人注目的是藏櫃上擺滿了各種榮譽證書(shu) 。索朗塔傑和他的父親(qin) 普瓊熱情地招呼記者入座。
27歲的索朗塔傑是三有村致富帶頭人。2017年大學畢業(ye) 後返鄉(xiang) 就業(ye) 創業(ye) ,先是在三有村開了辦公用品商店,後來購買(mai) 自卸車搞運輸。因在大學學習(xi) 的是航海輪機專(zhuan) 業(ye) ,去年,索朗塔傑找到了對口的工作,在曲水淨鑫汽車檢測中心成為(wei) 汽車外檢負責人。
索朗塔傑告訴記者,他們(men) 家共有六口人,2016年7月之前,全家住在茶巴拉鄉(xiang) 色麥村。那裏地處峽穀,家裏的3畝(mu) 地輪換種植青稞和小麥,畝(mu) 產(chan) 分別隻有300斤和400斤,僅(jin) 夠糊口。全家住在三間土坯房裏,父親(qin) 身體(ti) 有殘疾,做家具,進行手工繪畫,每年家中大概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如今,他們(men) 住進了麵積140多平方米的二層小樓,家中有五間臥室和一間儲(chu) 物間。
搬遷至三有村後,索朗塔傑的父親(qin) 普瓊收了6名徒弟,靠著手藝,在建築、家具上進行繪畫,每月能有2000元的收入。母親(qin) 尼瑪細心、愛幹淨,村委會(hui) 聘用她在村養(yang) 老驛站工作,負責為(wei) 老人做飯和打掃衛生,每月有2600元工資。尼瑪說:“以前開茶館,收入不穩定,我也很願意照顧老人,如今收入穩定了,我很開心。”
2018年,索朗塔傑將新家重新進行了裝修;2019年,他買(mai) 了一輛轎車。“希望家人身體(ti) 都健健康康的,自己的工作能更上一層樓,用我們(men) 勤勞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對於(yu) 未來,索朗塔傑充滿期待。
易地扶貧搬遷解決(jue) 了“一方水土養(yang) 不起一方人”的困境,索朗塔傑家的變化是三有村184戶搬遷群眾(zhong) 的縮影,2019年三有村人均收入達到8120元,實現了有房子、有產(chan) 業(ye) 、有健康,現在他們(men) 向著更美好的未來奔跑。
“三有村是西藏自治區第一家易地扶貧搬遷點,2016年7月份實現搬遷入住。2016年以來,通過產(chan) 業(ye) 先行,遷業(ye) 並重,同時加強村民管理,目前已經實現了三有村的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現在三有村產(chan) 業(ye) 發展蒸蒸日上,群眾(zhong) 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整體(ti) 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曲水縣委常委、副縣長侯靜華表示:“今年作為(wei) 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同時也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起步打基礎的關(guan) 鍵之年,我們(men) 有信心。下一步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過程中,把三有村建設成為(wei) 曲水縣乃至拉薩市的排頭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當雄:易地搬遷群眾奔小康
西藏拉薩市當雄縣羊八井鎮彩渠塘村的150戶683名村民是2017年底開始陸續從那曲、阿裏、昌都等地區極為艱苦的地帶搬遷而來的。[詳細] -
產業扶貧讓人“一見則喜”
23歲的央宗已經不記得自己在工作的第一年中哭了幾次了。[詳細] -
西藏林芝朗縣東雄村村民其律:“破繭成蝶”奔小康
今年32歲的林芝朗縣金東鄉東雄村村民其律,憑著吃苦耐勞、永不服輸的韌勁,如今過上了幸福生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