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雪域高原繪就新畫卷

代玲 發布時間:2020-10-10 08:50:00來源: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58.jpg

  秋天的雪域高原,天朗氣清、牛羊肥壯、青稞飄香。不久前勝利召開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讓高原各族兒(er) 女倍感振奮、鬥誌昂揚。

  布達拉宮廣場上,參加國慶升旗儀(yi) 式的少年旦增念紮神采飛揚、步伐堅定;藏東(dong) 深山峽穀中,正在蓋新房的老人貢鬆格來精神矍鑠、笑容滿麵;藏西康樂(le) 新居裏,從(cong) 西藏阿裏地區措勤縣舉(ju) 家搬來的青年石確塔布工作穩定、心情舒暢……在西藏120多萬(wan) 平方公裏的土地上,350多萬(wan) 高原各族兒(er) 女在黨(dang) 和政府的關(guan) 心、關(guan) 懷下,奮力奔跑在與(yu) 全國一道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偉(wei) 大征程上。

  加強民族團結工作、聚焦脫貧攻堅、瞄準改善民生、盯緊高質量發展、堅持綠色發展,西藏各項事業(ye) 取得全方位進步、曆史性成就,民生持續改善,人民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民族團結深入人心

  在日喀則市吉隆縣吉隆鎮熱瑪村,一棵棵茂盛的青杠樹下,劉海正帶著村民給靈芝除草。

  劉海是吉隆縣熱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靈芝種植基地技術員。在當地政府扶持下,熱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經營模式,吸納了數十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近就業(ye) ,很多村民學會(hui) 了靈芝種植技術。

  西藏先後引進200多戶種養(yang) 大戶、致富能手與(yu) 80多家種植養(yang) 殖企業(ye) 到西藏創業(ye) 興(xing) 業(ye) ,吸引了1000多名有一技之長的其他省份群眾(zhong) 與(yu) 西藏3000多名群眾(zhong) 結成對子。

  同時,在援藏項目的支持下,西藏普通農(nong) 牧民也有了更多機會(hui) 走出高原學習(xi) 技能。昌都市貢覺縣莫洛鎮幸福村的阿夏,2016年入職藏東(dong)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在對口支援的東(dong) 風集團幫助下,阿夏被選派到天津、呼倫(lun) 貝爾等地進行了一年多的培訓學習(xi) ,掌握了最新的養(yang) 殖技術。回到貢覺,他逐步成長為(wei) 公司旗下阿旺綿羊繁育基地的副廠長。“在學習(xi) 過程中,我不僅(jin) 掌握了先進技術,更交到了不少好朋友。我們(men) 要更加努力,爭(zheng) 取早日步入小康。”阿夏說。

  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為(wei) 生活在這片高原上人們(men) 的共識。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到西藏興(xing) 業(ye) 創業(ye) ,許多西藏的高校畢業(ye) 生到外地就業(ye)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深入人心。今年5月,《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條例》正式施行。

  創造脫貧攻堅奇跡

  西藏把脫貧攻堅作為(wei) 頭等大事,製定出台脫貧攻堅綜合規劃、專(zhuan) 項規劃和一係列政策措施,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各領域的“1+N”脫貧攻堅政策體(ti) 係,構建了專(zhuan) 項扶貧、行業(ye) 扶貧、社會(hui) 扶貧、金融扶貧、援藏扶貧“五位一體(ti) ”的大扶貧格局。

  在山南市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山南藏貼爾手工業(ye) 殘疾人福利有限公司內(nei) ,36名殘疾人正在縫紉機前專(zhuan) 心致誌地幹活。17歲的阿旺拉姆經山南市殘聯推薦一年前來到該公司當上了學徒。現在她已經能製作各種產(chan) 品,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工資。

  2016年以來,西藏累計投資360餘(yu) 億(yi) 元,實施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2661個(ge) ,培育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145家、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組織1萬(wan) 餘(yu) 家,帶動23.8萬(wan) 貧困人口脫貧,受益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超過70萬(wan) 人。

  除了把生產(chan) 扶貧作為(wei) 主攻方向,西藏還把易地搬遷扶貧作為(wei) 關(guan) 鍵之舉(ju) ,2016年以來,建設了975個(ge) 易地扶貧安置(區),累計搬遷26.6萬(wan) 人。

  2017年,來自那曲市安多縣紮仁鎮十村的格桑其美一家搬到了位於(yu) 拉薩市當雄縣羊八井鎮的彩渠塘村。這是一個(ge) 精準扶貧風濕患者集中搬遷安置項目,配套建設了西藏自治區藏醫院風濕病防治研究羊八井基地,並將溫泉水引入搬遷戶家中。搬來後,在有效醫治的同時,格桑其美經常泡溫泉,風濕病有了明顯緩解。格桑其美還在附近的藍色天國羊八井地熱旅遊區找到了工作,每月有4500元收入;妻子旦增卓瑪則開了一家茶館,每年有近萬(wan) 元收入;兩(liang) 個(ge) 孩子也在附近學校上了學。

  久久為(wei) 功、因人施策,西藏啃下了最難啃的“硬骨頭”。2019年,西藏最後一批19個(ge) 貧困縣正式脫貧,西藏全區基本消除絕對貧困。

  改善民生力度空前

  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積極引導各族群眾(zhong) 轉變就業(ye) 觀念,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ye) 政策,鼓勵自主創業(ye) 。

  瀾滄江畔的昌都經開區內(nei) ,32歲的丁增尼瑪將公司經營得有聲有色。2017年,丁增尼瑪創辦了昌都潤美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以藏產(chan) 中藥材有效成分提取技術研發、相關(guan) 產(chan) 品生產(chan) 和銷售為(wei) 一體(ti) 的企業(ye) 。在創業(ye) 政策的支持下,該公司已免費入駐昌都市經開區閔昌眾(zhong) 創空間,帶動了更多人就業(ye) 。

  在創業(ye) 、就業(ye) 的政策帶動下,西藏農(nong) 牧民的錢袋子進一步鼓了起來。2019年,西藏全區農(nong) 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951元,比2012年增長1.3倍,年均增長12.4%。

  2015年6月,國家在西藏啟動了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組團式”援藏采取“師帶徒”“傳(chuan) 幫帶”等方式,手把手地幫帶西藏本地醫療骨幹,助力當地醫療衛生水平有了顯著提升。目前,西藏“互聯網+醫療健康”已覆蓋20%以上的醫院,西藏藏醫藥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建成了3個(ge) 國家級藏醫區域診療中心。

  結構調整加速推進

  10月1日上午,京藏高速公路(G6)那曲至拉薩段新改建工程羊八井至拉薩段通車試運行。這是交通運輸部與(yu) 西藏“十三五”公路發展規劃的重點項目,也是青藏大通道擴容升級的重大工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交通領域的重點項目加快推進,為(wei) 提升發展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十三五”期間,西藏重點公路建設項目80個(ge) ,累計完成投資1104億(yi) 元,占投資額的52.3%。截至2019年底,西藏公路通車裏程逾10萬(wan) 公裏。目前,西藏鄉(xiang) 鎮、建製村通達率分別達到99.8%和99.9%。

  圍繞高質量發展,西藏大力發展旅遊文化產(chan) 業(ye) 。國慶中秋假期,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來到西藏,掀起了旅遊熱潮。10月1日的布達拉宮廣場人頭攢動,不少景區也出現了排隊現象;在林芝市米林縣的雅魯藏布大峽穀景區,遊客們(men) 爭(zheng) 相欣賞南迦巴瓦峰的盛景。近年來,西藏的遊客接待量和旅遊收入都實現了快速增長。

  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西藏加快優(you) 化資源要素配置和產(chan) 業(ye) 空間布局,將旅遊文化、清潔能源等列為(wei) 重點發展產(chan) 業(ye) ,努力形成具有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帶動全區經濟結構升級。

  堅持生態保護第一

  走進金沙江邊正在建設中的蘇窪龍電站,“保護好藍天碧水淨土”的標語十分醒目。

  華電金沙江上遊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正加快推進構建大型新時代清潔可再生能源示範基地建設。“在施工過程中,我們(men) 堅持合理優(you) 化施工場地的布設和施工公路走線,盡量避免工程對古樹的占壓及破壞。”華電金沙江上遊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蘇窪龍分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劉映德說。

  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最大的貢獻。西藏始終堅持生態保護第一。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將保護生態作為(wei) 全區的“四件大事”之一和“三條底線”之一,正確處理好保護生態環境與(yu) 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關(guan) 係。

  目前,西藏已完成74個(ge) 縣(區)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生態保護紅線麵積達到53.88萬(wan) 平方公裏,占全區麵積的45%。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47處,占全區麵積的34.55%。

  西藏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廳長羅傑介紹,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藏已先後頒布實施了60多部地方性法規,為(wei) 高原生態保護提供法治保障。《2019年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西藏仍是世界上生態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為(wei) 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謀篇布局。“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以來的5年,是黨(dang) 中央舉(ju) 全國之力支援西藏力度最大的5年,是社會(hui) 局勢持續全麵穩定的5年,是城鄉(xiang) 麵貌變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大的5年,是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hui) 事業(ye) 發展最快的5年,是生態保護建設最紮實的5年,是固邊興(xing) 邊力度空前加大的5年,是黨(dang) 的執政根基全麵夯實的5年。”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吳英傑說。

  展望未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為(wei) 西藏擘畫的藍圖催人奮進,西藏的明天一定會(hui) 更加美好。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