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西藏阿裏地區脫貧攻堅戰 繪出幸福新生活

陳濛濛 發布時間:2020-10-30 09:23:00來源: 新利平台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西藏自治區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精神,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wei) 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其中,阿裏地區上下凝心聚力抓落實,脫貧攻堅工作邁出堅實步伐、取得決(jue) 定性成就。一起來看阿裏地區開展脫貧攻堅的具體(ti) 舉(ju) 措。


圖為(wei) 沙棘果 攝影:趙二召

  小沙棘帶動大產(chan) 業(ye) ,群眾(zhong) 脫貧甜甜的

  阿裏地區劄達縣在產(chan) 業(ye) 扶貧過程中根據當地特點,瞄準沙棘產(chan) 業(ye) 化,走出一條綠色致富路。首先,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外來投資,建成了沙棘研究中心。今年9月采集了近6噸野生沙棘果,已經送往內(nei) 地的代工廠完成加工,目前主要產(chan) 品有沙棘汁、沙棘原漿、沙棘果油、沙棘籽油等。沙棘汁飲料已經售出了近3000箱,沙棘籽油和原漿的銷量也不錯。

  下一步,劄達縣計劃在未來10年種植12萬(wan) 畝(mu) 的沙棘,將圍繞沙棘建成集加工、研發、生產(chan) 為(wei) 一體(ti) 的產(chan) 業(ye) 基地,並開發以沙棘為(wei) 原料的沙棘麵膜、沙棘化妝品、沙棘酒等產(chan) 品,擴大生產(chan) 效益,全力打造生態富民產(chan) 業(ye) 鏈。

  沙棘產(chan) 業(ye) 化也為(wei) 當地居民增加了就業(ye) 機會(hui) ,栽植苗木、采摘嫩葉和果實都創造了新的就業(ye) 機會(hui) ,工人每日工資達到260元,僅(jin) 園區栽植苗木這一項,就已經帶動了30人就業(ye) 。


圖為(wei) 次仁旺堆 攝影:趙二召

  背靠神山聖湖資源庫,依靠集體(ti) 合作促脫貧

  阿裏地區普蘭(lan) 縣巴嘎鄉(xiang) 崗莎村地處岡(gang) 底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之間,是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每年有數以萬(wan) 計的信教群眾(zhong) 和遊客前來轉山、朝湖。

  2010年,基於(yu) 崗莎村背靠岡(gang) 仁波齊獨特的旅遊資源優(you) 勢,“崗莎村犛牛運輸旅遊服務中心”掛牌成立,為(wei) 國內(nei) 外遊客提供轉山期間的人員運輸、行李搬運以及住宿餐飲服務,目前旅遊業(ye) 發展每年可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帶來2000萬(wan) 元的收入。目前全鄉(xiang) 引導規範已注冊(ce) 運營的集體(ti) 合作社有13個(ge) ,2019年,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集體(ti) 經濟總資產(chan) 達7000餘(yu) 萬(wan) 元,參與(yu) 收益群眾(zhong) 1717人,2019年創收達3826萬(wan) 元,其中崗莎村8個(ge) 集體(ti) 經濟組織年創收2500餘(yu) 萬(wan) 元。

  搭上電子商務快車,扶貧之路越走越順

  阿裏地區措勤縣積極探索電商精準扶貧新路徑,廣泛開展電子商務知識培訓,目前累計培訓38期,達3800餘(yu) 人次。有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以政府合同工的形式,就業(ye) 於(yu) 措勤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每月可以拿到1650元基本工資,還有產(chan) 品銷售提成。通過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線下體(ti) 驗店、展銷會(hui) 等平台,累計銷售金紫絨羊絨製品、紮日南木措藏香、民族特色手工製品、畜產(chan) 品等4185萬(wan) 餘(yu) 元,在為(wei) 牧民群眾(zhong) 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有效打通了措勤縣特色商品的市場銷路,扶貧之路越走越順了,群眾(zhong) 越來越有信心了。

  我們(men) 相信,在黨(dang) 的領導下,在廣大幹部群眾(zhong) 努力下,阿裏地區群眾(zhong) 生活一定越來越好。(新利平台 綜合/陳濛濛)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