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市曲水縣南木村:小葡萄串起鄉村振興路
圖為(wei) 曲水縣南木村村民喜迎野生葡萄豐(feng) 收。 拉薩融媒記者 凃 瓊攝
西藏拉薩市曲水縣南木村位於(yu) 318國道沿線,與(yu) 才納鄉(xiang) 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區隔河相望。2018年,南木村實現脫貧。在加快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中,南木村因地製宜、創新思路,把葡萄發展成支柱產(chan) 業(ye) ,走出了一條變資源優(you) 勢為(wei)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變農(nong) 牧民為(wei) 股民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路子。
創新體(ti) 製機製 農(nong) 牧民變股民
初冬,曲水縣南木村南木溝野生葡萄的采收期就要結束了。一大早,南木村近70位村民趕到種植基地,抬手間,枝頭的那一串鮮甜就落入筐中。一年的辛苦勞作就要告一段落,看著滿筐圓潤的果實,央金心情很好。
央金家世代務農(nong) ,春耕、秋收、冬藏,彎腰弓背囿於(yu) 一方,是千百年來農(nong) 牧民的傳(chuan) 統生存模式。過去,終日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也換不來一家人的溫飽。
南木村第一書(shu) 記尼瑪告訴記者,過去,南木村的集體(ti) 經濟沒什麽(me) 起色,村裏種過瑪卡、園木樹苗,效果都不理想,2017年全村集體(ti) 經濟收入不過七八萬(wan) 元。
為(wei) 了破解這一困境,第二年,南木村成立了曲水南迦淨虹實業(ye) 有限責任公司,情況開始有了改善。曲水南迦淨虹實業(ye) 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村級股份合作組織,通過盤活集體(ti) 資產(chan) 、集體(ti) 土地,創新集體(ti) 經濟體(ti) 製和經營機製,將村委會(hui) 資產(chan) 、資金、資源按照一定比例,折合成股份,平均量化到符合身份界定程序的個(ge) 人身上,以南木村全體(ti) 村民為(wei) 股東(dong) 創辦兩(liang) 家村級股份合作組織,讓村民享有股權。
體(ti) 製機製理順了,下一步就是選定產(chan) 業(ye) 。幾年前,昌都的魯生夫婦為(wei) 才納鄉(xiang) 引進了鹽井的野生葡萄。鹽井的野生葡萄久負盛名,其果實可以釀酒、製作果醬和染料,市場前景廣闊。經過多次調研,南木村決(jue) 定種植葡萄發展村集體(ti) 經濟。
全村入股 小葡萄變大產(chan) 業(ye)
2018年,南迦淨虹實業(ye) 有限責任公司成立的同時還下設一個(ge) 子公司——西藏華盛農(nong) 業(ye) 開發有限公司,專(zhuan) 門做野生葡萄種植和沙石運輸。南木村26戶村民的50畝(mu) 土地流轉用於(yu) 種植1.5萬(wan) 株野生黑葡萄,每畝(mu) 租金1500元,出租8年時間,每3年增長一次租金。新種植的野生葡萄3年後即可大規模結果。南木村還派出了專(zhuan) 人學習(xi) ,目前已掌握一定的傳(chuan) 統釀酒技術。
同年,南木溝從(cong) 山東(dong) 和昌都芒康引進赤霞珠、蛇龍珠、佳美等幾個(ge) 世界釀酒品種,依托南木溝獨特的光熱水土資源,通過“基地+農(nong) 戶”的形式,南木村在南木溝五組陸續建成了近100畝(mu) 拉薩最大的露天葡萄種植基地。像央金這樣不方便外出的村民,能夠在葡萄基地就業(ye) 。在這裏務工,他們(men) 共有3份收入,土地流轉、務工收入加上年底股權分紅,一年能掙好幾萬(wan) 元。
2019年初,南木村黨(dang) 委和南迦淨虹實業(ye) 有限責任公司為(wei) 村民兌(dui) 現土地出租金、務工費、機械運輸費等43萬(wan) 餘(yu) 元,並將2018年利潤50%作為(wei) 分紅資金,剩餘(yu) 50%利潤作為(wei) 公司流動資金,支持村裏其餘(yu) 各項事業(ye) 發展。
不過一年多,葡萄基地就讓村民“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實現就業(ye) 增收,大家都很認可這個(ge) 產(chan) 業(ye) 。可村委會(hui) 需要考量的可不止帶動就業(ye) 這一項,他們(men) 希望這個(ge) 產(chan) 業(ye) 逐漸發展成南木村的支柱產(chan) 業(ye) ,帶動全村百姓持續增收。“葡萄是我們(men) 長遠的一個(ge) 項目,下一步脫貧攻堅銜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我們(men) 把葡萄的產(chan) 業(ye) 規模擴大,以此帶動群眾(zhong) 持續增收。”尼瑪說。
延伸產(chan) 業(ye) 鏈 謀求新發展
為(wei) 了發展壯大葡萄產(chan) 業(ye) ,尼瑪帶著團隊對葡萄基地收益進行了初步測算。數據顯示,一畝(mu) 地以傳(chuan) 統方式種植青稞,收益有600至700元,種植野生葡萄,通過采摘來獲取收入的方式,每畝(mu) 收益有1萬(wan) 元,如果延伸產(chan) 業(ye) 鏈,深加工成葡萄酒、葡萄果醬,一畝(mu) 收益能達2至3萬(wan) 元。
村委會(hui) 決(jue) 定逐年擴大葡萄規模,並打算在三年內(nei) 計劃擴大種植麵積到200畝(mu) 。村委會(hui) 旁建好了葡萄酒製作工坊,村民多布慶外出學成歸來後,教授村民學會(hui) 了釀造葡萄酒。如今,他已經成為(wei) 了西藏華盛農(nong) 業(ye) 開發有限公司的企業(ye) 法人,更多地承擔著整個(ge) 葡萄產(chan) 業(ye) 鏈的運行情況。
看著葡萄產(chan) 業(ye) 越來越好,管護員次仁旺堆幹得更起勁了。這位過去的建檔立卡戶,如今成了種葡萄、管葡萄的一把好手,每天150元的工資收入讓他已經沒有了後顧之憂。他現在唯一的牽掛就是在內(nei) 地上學的孫子,他想把錢攢下來,讓孫子在外沒有擔憂地好好讀書(shu) 。
對於(yu) 南木村下一步的發展,南木鄉(xiang) 也有了明確的規劃。“南木村今後將結合溝域特征,重點打造葡萄產(chan) 業(ye) 和旅遊產(chan) 業(ye) ,這是我們(men) 對南木村下一步的定位。”南木鄉(xiang) 鄉(xiang) 長成小龍介紹到。
昔日的貧困村變成美麗(li) 的新農(nong) 村,在鄉(xiang) 、村兩(liang) 級的搫畫中,南木溝的葡萄基地旁還會(hui) 種植蘋果、桃子、車厘子等經濟林木,春季落英繽紛灼灼其華,夏季綠樹成蔭鬱鬱蔥蔥,秋季果實累累滿目喜悅,特色林卡裝點其中,一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美好畫卷正在鋪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拉薩沃客加創新創業分享會舉行
近日,由西藏拉薩沃客加眾創空間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拉薩WORK+創新創業分享會“短視頻+旅遊電商”助力精準扶貧活動舉行,我市近30家創業企業相關負責人聆聽了專家的分享。[詳細] -
西藏拉薩市首屆“巾幗當自強 逐夢奔小康” 婦女手工編織大賽正式開賽
為進一步展現廣大婦女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巾幗風采,不斷挖掘、宣傳和樹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湧現出來的新時代女性,引導更多婦女參與到創業、創新熱潮當中。[詳細] -
西藏拉薩海關菜籽油加工產業扶貧項目投產
在海關總署企管司、政工辦的大力支持下,拉薩海關、南京海關與江蘇省5家外貿企業積極探索東西部扶貧協作,投資220萬元,建設菜籽油加工海關產業扶貧項目,日前,該項目已正式建成投產。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