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 枝葉總關情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也是群眾(zhong) 生活的最基本空間。丹傑林巷是拉薩市城關(guan) 區的文明示範街巷,平整幹淨的石板路上遊人如織,沿街的商鋪窗明幾淨,社區居民公約、文明公約等內(nei) 容上牆,在保留老城區“市井味”的同時多了一份整潔。
看著眼前的景致,丹傑林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邊巴次仁回憶起十年前社區的樣子,感慨道:“大家的努力沒有白費,和十年前相比,現在的社區變化非常大!”
今年43歲的邊巴次仁原先是城關(guan) 區編譯局的一名幹部,2012年被選派到丹傑林社區駐村。駐村伊始,邊巴次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熟悉社區每一戶居民的家庭情況。工作中,他發現部分居民對社區的政務信息、惠民政策等不太了解,來社區辦事要跑好幾趟。
2014年,在邊巴次仁的幫助下,丹傑林社區利用“微信公眾(zhong) 平台”助力社區管理,將過去張貼在社區公告欄的活動通知、政務信息、便民服務信息等,通過微信平台每天推送到居民手機上,搭建24小時便民服務平台。
社區微信公眾(zhong) 平台的開通,不僅(jin) 方便了居民辦事,也提高了社區工作效率。邊巴次仁告訴記者,在微信公眾(zhong) 平台上用藏漢雙語推送各類便民信息,既方便又快捷。即便在周末或節假日,居民有困難,社區工作人員也可以及時了解並幫助解決(jue) 。
駐村4年,邊巴次仁真心真情真幹,把自己從(cong) 局外人變成了居民的“家裏人”,贏得了大家的信任。
2016年,居民投票選舉(ju) 邊巴次仁為(wei) 丹傑林社區居委會(hui) 主任。從(cong) 駐村幹部到成為(wei) 社區居委會(hui) 主任,角色轉換讓邊巴次仁對工作更加認真。
居民遇到困難在微信公眾(zhong) 平台留言,邊巴次仁和同事會(hui) 在第一時間進行回複。即便在周末或節假日也不例外。
“為(wei) 及時有效幫助居民排憂解難,我們(men) 實行由黨(dang) 支部成員包大院、黨(dang) 員包戶,推行‘一對一、全覆蓋’黨(dang) 員聯係服務群眾(zhong) 工作機製。密切黨(dang) 群關(guan) 係的同時,進一步深化黨(dang) 組織服務功能。”邊巴次仁告訴記者。
同時,為(wei) 全麵強化背街小巷綜合整治工作,推進綜合環境持續改善,丹傑林社區整合力量,黨(dang) 員、網格長、商戶同心協力,加強背街小巷整治工作,及時清理垃圾雜物。同時,持續規範經營秩序,大力整治流動攤點、占道經營、店外雜物,全麵清除牆體(ti) 亂(luan) 塗亂(luan) 畫、小廣告,規範櫥窗廣告、宣傳(chuan) 條幅等,讓群眾(zhong) 看到變化得到實惠,不斷提高群眾(zhong) 幸福感。
夏日的清晨,邊巴次仁照例邊吃早餐,邊打開手機查看社區微信群消息。
“我家的電動車已經拿到牌照,領取了行駛證,謝謝社區工作人員!”“書(shu) 記啦,我的店鋪需要幫忙翻譯一個(ge) 好聽的藏語名稱。”“4號大院地麵滲水,麻煩查看一下。”……
“收到,我20分鍾後到你店裏。”在回複了社區居民張先生的求助消息後,邊巴次仁匆匆吃完早飯,就趕往他的店鋪。
一直以來,邊巴次仁不但利用特長給大家當免費翻譯,還千方百計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解難事,贏得了社區居民的肯定。
邊巴次仁與(yu) 社區幹部還經常舉(ju) 辦聯誼活動,組織轄區流動商圈黨(dang) 支部與(yu) 居民參加,融洽鄰裏關(guan) 係。
丹傑林社區居住著藏族、漢族、回族等多個(ge) 民族的居民。盡管各族居民的生活習(xi) 慣不同、語言不同,但無論誰家遇到困難,大家都盡己所能提供幫助,社區各族居民間關(guan) 係融洽、親(qin) 如一家。
2016年,居民格桑卓嘎的房屋因為(wei) 年久失修出現漏水、發黴等問題,附近的商戶得知後,第一時間幫她租了房子,並捐款2萬(wan) 餘(yu) 元為(wei) 她修繕房屋、購置新家具,讓格桑卓嘎感激不已。
夕陽西下,在社區忙碌了一天的邊巴次仁再一次打開微信群,查看群裏居民的求助信息落實情況。居民的求助信息能辦的馬上就辦,不能馬上處理的也會(hui) 向對方解釋清楚,並積極尋求解決(jue) 辦法,這是他多年來養(yang) 成的工作習(xi) 慣。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guan) 情。社區是城市治理的窗口,透過它,我們(men) 看到千千萬(wan) 萬(wan) 個(ge) 基層幹部像邊巴次仁一樣,用真誠和執著書(shu) 寫(xie) 著為(wei) 民情懷,不斷探索社區治理方法,增強居民群眾(zhong) 對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榮譽感,讓拉薩這座城市變得更美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林芝開展先天性心髒病患兒篩查
近日,林芝市衛生健康委在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的協助下,邀請廣東省中醫院聯合廣東省慈善總會、陳紹常慈善基金會對林芝市兒童開展先天性心髒病最終篩查確診工作。[詳細] -
洛桑曲紮:用己所學,回到高原建設家鄉
“作為一名來自西部的大學生,家鄉的發展,我時刻掛懷。記者采訪了解,大學4年的資源勘查專業學習中,好學、不怕苦的洛桑曲紮積極參與野外實踐,盡情享受在廣闊天地尋找地質寶藏的快樂。[詳細] -
探訪西藏自治區邊境小鎮紮日:戍邊人的生活日新月異
紮日鄉緊鄰印度,駐地海拔約2800米,這裏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山頂處偶有積雪,氣候溫暖濕潤,雲霧繚繞的小鎮猶如江南秀美畫卷。[詳細] -
脫貧攻堅戰給我們帶來了幸福生活
紮西崗鄉是西藏日喀則市拉孜縣人口最多農田最肥沃的一個鄉鎮,號稱“拉孜糧庫”,也是拉孜縣脫貧攻堅戰成果最豐碩的一個鄉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