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僜人本央編織的五彩生活
本央在編織製作僜人服飾所需要的布料(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今年72歲的本央老人,是僜人服飾製作技藝西藏自治區級非遺傳(chuan) 承人。在西藏林芝市察隅縣沙瓊村,老人身著傳(chuan) 統的僜人服飾,在自家的涼亭裏編織布料。
僜人俗稱“僜巴”,是一個(ge) 生活在我國西藏邊境的族群,人口較少。僜人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生活方式簡樸,起居穿戴有自己的習(xi) 俗。僜人織品色彩豔麗(li) ,主色為(wei) 紅色、粉紅色,由於(yu) 沒有圖紙,每位織娘僅(jin) 憑記憶織出腦海中的花紋,所以每一幅織品都獨一無二。
本央從(cong) 十幾歲開始學習(xi) 編織。隻要年輕僜人婦女想要學習(xi) ,老人都會(hui) 傾(qing) 囊相授,她認為(wei) 這樣才能把技藝傳(chuan) 承下去。
本央在編織製作僜人服飾所需要的布料(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本央在編織製作僜人服飾所需要的布料(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本央在編織製作僜人服飾所需要的布料(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本央在編織製作僜人服飾所需要的布料(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僜人本央肖像(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西藏林芝市察隅縣沙瓊村全景(4月1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僜人女婿”帶領村民養豬致富
2020年4月,唐陽春自籌資金120餘萬元,與自更村村民新小龍一起在山上開始了200餘頭藏香豬的野生養殖。[詳細] -
林芝市京都村:僜人的幸福家園
2021年6月初的一天,在細雨柔風中,西藏日報社“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暨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采訪組一行,驅車從察隅縣城南下,趕往下察隅鎮采訪京都村的僜巴村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