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路越走越寬闊——高校畢業生白瑪卓嘎的就業故事
夏日的乃東(dong) 豔陽高照,微風搖柳綠,格桑花正紅,一派欣欣向榮。
西藏宏農(nong) 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雞蛋分揀包裝車間內(nei) ,白瑪卓嘎等職工正在忙碌地分揀藏雞蛋。
隨著一批批藏雞蛋銷往山南、拉薩、林芝、武漢等地,這一產(chan) 業(ye) 援藏企業(ye) 已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推動器”。想到這些,白瑪卓嘎暗自為(wei) 當初的就業(ye) 選擇而竊喜。
該公司位於(yu) 乃東(dong) 區頗章鄉(xiang) 格拉村,是湖北省第九批援藏重點招商引資企業(ye) 。公司目前共有員工86人,其中90%是當地群眾(zhong) ,30人是山南籍高校畢業(ye) 生。
作為(wei) 格拉村走出去的大學生,去年7月從(cong) 江蘇財政學院畢業(ye) 後,白瑪卓嘎選擇返鄉(xiang) 就業(ye) 。“快畢業(ye) 時,想到就業(ye) 就頭痛。”她說,“現在,公務員、事業(ye) 單位招考競爭(zheng) 越來越激烈,好多人考了好幾年都沒考上,隻能待在家裏‘啃老’。看到家附近企業(ye) 招人,我馬上報了名,我可不想成為(wei) ‘啃老族’。”
應聘成功後,白瑪卓嘎等人被派往公司武漢總部進行為(wei) 期一個(ge) 月培訓。“以前,以為(wei) 養(yang) 雞誰都會(hui) ,喂飽、看好不讓它們(men) 凍到、餓到就行了。”現在,白瑪卓嘎還為(wei) 當初的短視而自責,她說,“到武漢我們(men) 一看,部門那麽(me) 多,分工那麽(me) 細,根本和我們(men) 想的不一樣。”
據了解,該公司由武漢宏農(nong) 農(nong) 牧有限公司投資,是一家涵蓋飼料加工、雞蛋分揀包裝、有機肥生產(chan) 、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有機種植相結合的全產(chan) 業(ye) 鏈運營現代化農(nong) 業(ye) 企業(ye) 。其發展模式既借鑒了區外的成功經驗,又結合西藏實際進行了完善,目的在於(yu) 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探索新路徑。公司目前日均產(chan) 蛋28萬(wan) 枚,年產(chan) 有機肥3.5萬(wan) 噸,正穩步走上發展正軌。
看著企業(ye) 發展得一天比一天好,白瑪卓嘎很是高興(xing) 。她說:“企業(ye) 發展對我們(men) 影響太大了,既增加了就業(ye) 機會(hui) ,除長期就業(ye) 的,在這裏打零工的也很多;也豐(feng) 富了我們(men) 的餐桌,我就經常買(mai) 這裏的雞蛋帶回去。這裏產(chan) 的雞蛋便宜、質量好,好多人都托我買(mai) 。”
據了解,2020年以來,該公司通過“飛地經濟”,帶動山南市3個(ge) 縣(區)20個(ge) 村(社區)參與(yu) 藏雞養(yang) 殖;目前,每個(ge) 村(社區)年均增收20萬(wan) 元,受益群眾(zhong) 達7000戶,有力地推動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格拉村地處城鄉(xiang) 結合部,雖然離山南市主城區不遠,但經濟發展緩慢,外出務工是群眾(zhong) 收入主要來源。“以前,村裏人都到山南市裏,或到更遠的地方打工。路遠不說,收入也不高,除去房租、路費等,所剩不多。”白瑪卓嘎說,“西藏宏農(nong) 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ye) 發展起來後,周邊群眾(zhong) 打工更方便了,收入也增加了。”
特別是當地群眾(zhong) 由衷地為(wei) 白瑪卓嘎等有學曆、有思想的年輕一代成為(wei) 公司骨幹力量而高興(xing) 。“社會(hui) 發展一代比一代強,看著他們(men) 這些大學生成長起來了,我們(men) 感覺家鄉(xiang) 發展更有希望、未來日子更有奔頭。”今年22歲的普布班旦,是一名退伍軍(jun) 人,也是格拉村群眾(zhong) ,去年8月成為(wei) 了該公司職工。雖然隻有初中文化,但他很上進,業(ye) 餘(yu) 時間經常堅持自學,並不時和白瑪卓嘎等高校畢業(ye) 生探討未來,尋求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途徑。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曆史隻會(hui) 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相信,隨著白瑪卓嘎等年輕一代成為(wei) 發展的主力軍(jun) ,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指日可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鄉村振興:舟行碧波上 人在畫中遊
大力推動鄉村遊、周邊遊、近郊遊,打造旅遊新品牌,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活力。圖為節假日,遊客來到林周縣邊交林鄉當傑村過林卡。[詳細] -
林芝落實金融助企紓困政策 穩住農牧民就業基本盤
位於林芝市工布江達縣的錯高村風景宜人、旅遊資源優越,近年來進行了全村整體搬遷,新村占地136.66畝,總投資9300萬元,總建築麵積超1萬平方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