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類烏齊縣幫嘎村“黨建+文旅” 融合促發展
自駐村工作開展以來,昌都市類烏(wu) 齊縣卡瑪多鄉(xiang) 幫嘎村第十一批駐村工作隊立足區位優(you) 勢和資源稟賦,以“黨(dang) 建+”為(wei) 抓手,創新工作載體(ti) ,在推動基層黨(dang) 建和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相融合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條黨(dang) 建引領幫嘎村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為(wei) 吸引遊客駐足,工作隊協同村“兩(liang) 委”班子積極謀劃、主動作為(wei) ,爭(zheng) 取資金50餘(yu) 萬(wan) 元,實施文化旅遊提檔升級項目,打造“G317線‘1314’網紅打卡點”;以建設標準化規範化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為(wei) 基礎,打造“G317愛心驛站”,完善“食住救詢水電訊網”等設施;充分發揮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組織開展誌願服務活動,規範沿線旅遊秩序,不斷提升服務質量,使幫嘎村成為(wei) G317線過往遊客的“加油站”“避風港”。
同時,將民俗文化與(yu) 鄉(xiang) 村旅遊相結合、傳(chuan) 統節目與(yu) 現代藝術相結合,組織群眾(zhong) 在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文藝表演、文物展示、手工藝品展銷等活動,讓遊客在感受“曲雅瑪塔林”“類烏(wu) 齊縣嶺卓舞”等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同時,領略幫嘎村風土人情,讓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在幫嘎村群眾(zhong) 和過往遊客心中越鑄越牢。
此外,幫嘎村還通過支部帶領、黨(dang) 員帶頭、能人帶動的“三帶”模式,因地製宜發展藏瓷產(chan) 業(ye) ,建設“藏瓷奇石館”,進一步延伸拓展藏瓷收藏、售賣、鑒賞等產(chan) 業(ye) 鏈條,每年可幫助村民增收260萬(wan) 餘(yu)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紅色動能”助力綠色發展
2022年,斯布村犛牛生態產業帶動群眾直接增收400餘萬元,戶均增收1.3萬元,壯大村集體經濟50餘萬元,帶動就業7人,為脫貧戶、低保戶、低收入群眾等分紅17萬元。[詳細] -
山南市瓊結縣點燃助推鄉村振興“紅色引擎”
昌嘎村“學習促黨建、黨建促發展”的生動實踐,是瓊結縣著力以紅色引擎助推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