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低碳引領 向“綠”前行
節能降碳是指節約資源、減少碳排放的生活方式,這涉及到我們(men) 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麵麵。近年來,在山南市相關(guan) 部門的積極引導和廣泛動員下,節能減排、綠色低碳已經成為(wei) 人們(men) 共同的生活追求。
每天早晨,住在乃東(dong) 區澤當花園小區的楊一兵和往常一樣,騎著自行車從(cong) 小區出發前往公司上班。
“我現在已經習(xi) 慣騎著自行車去上班,這樣既減少了上班高峰期堵車的煩惱,又能鍛煉身體(ti) 。相比於(yu) 以前開車上班,我在騎行的路上,能細看沿途的風景,碰到喜歡的早餐店還能隨時停下來去買(mai) 早餐。騎車上班真是又方便又低碳。”楊一兵說。
臨(lin) 近中午,在公司上班的索娜拉姆像往常一樣拿出手機點了一份外賣,提交訂單時,她主動選擇了“無需餐具”選項。等外賣送到後,她從(cong) 辦公桌的抽屜裏拿出自己常備的餐具盒,開始享用午餐。
索娜拉姆向記者介紹,在外賣平台上點餐時,她選擇“無需餐具”已經有幾年了,這樣做不僅(jin) 避免了資源浪費,還因為(wei) 用自己的餐具,吃著更放心。
“不僅(jin) 是我,我們(men) 公司很多同事點外賣也都是自備餐具。節約資源、低碳生活是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都應當主動做的事。”索娜拉姆說。
除此之外,在平時工作中,索娜拉姆在A4紙複印、打印時都進行雙麵使用。對單麵使用過的複印紙,她會(hui) 將空白麵裁剪下來,做成便條紙或草稿紙再次進行利用。
不僅(jin) 是普通市民認真踐行節能降碳的生活理念,山南市各級各部門也始終把綠色發展作為(wei) 助推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yi) 。
記者在日前山南市開展的以“節能降碳,你我同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為(wei) 主題的節能宣傳(chuan) 周和低碳日活動現場看到,相關(guan) 單位通過發放紙質購物袋、宣傳(chuan) 手冊(ce) 和張貼海報、設置宣傳(chuan) 展板、懸掛橫幅等方式向市民宣傳(chuan) 節能理念、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同時,相關(guan) 工作人員在現場號召市民日常生活中減少使用一次性紙杯、木筷和餐盒,家庭裝修買(mai) 節能燈,分類保存廢紙、廢玻璃、廢塑料和廢金屬,愛護公共綠地,減少生活垃圾等。
“政府發放的紙質購物袋質量非常好,除了和家人去超市購物用這個(ge) 袋子外,在平時生活中我也會(hui) 用它裝其他的東(dong) 西。”市民尼瑪次仁告訴記者,以前用塑料袋裝東(dong) 西,用完之後總是下意識地將塑料袋扔掉。如今,用了這個(ge) 紙質購物袋,他每次將物品從(cong) 袋子裏拿出來後,都會(hui) 將購物袋保存好循環使用。
為(wei) 做好節能降碳工作,近年來,山南市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項目,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與(yu) 環境友好型社會(hui) 。據了解,山南市瓊結縣50MW保障性並網光伏發電項目在該縣拉玉鄉(xiang) 白那村正式啟動建設,項目建成投產(chan) 後年發電量預計可突破1億(yi) 千瓦時;8月3日上午,位於(yu) 山南市海拔5050米的措美哲古風電場,隨著首批5台單機容量3.6兆瓦的風機接入電網,標誌著我國海拔最高的風電場正式並網發電。該項目全部投產(chan) 後,年發電量將超過2億(yi) 千瓦時,可以滿足周邊近14萬(wan) 個(ge) 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山南市持續辦好解民憂暖民心實事 在高質量發展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2022年,農牧民群眾收入穩步增長,山南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845元。[詳細] -
西藏米林:才召村木耳獲豐收 村民喜笑顏開迎增收
我們這批木耳,是從8份開始入駐才召村的,我們9月份已經開始采摘了,這木耳的品質非常好,它的水質也非常幹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