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生態管護崗位工作者——一片赤誠護青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wei) 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森林資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說起西藏,許多人想到的大多是雪山冰川、戈壁草原,鮮少有人會(hui) 聯想到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而林芝,不僅(jin) 有森林,還是我國第三大林區。
林芝市現有林地麵積657.44萬(wan) 公頃,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7.66%,森林蓄積量達14.09億(yi) 立方米。作為(wei) 集中了西藏80%森林的城市,林芝對於(yu) 森林資源的保護是極其重視的。其中,林芝市生態管護崗位的工作者們(men) 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年逾70的林芝市米林縣丹娘鄉(xiang) 魯霞溝管護站生態護林員白瑪次仁,曾於(yu) 2021年榮獲全國“最美生態護林員”稱號。
“24小時”“365天”“6雙鞋”,幾個(ge) 數字概括了白瑪次仁簡單卻不普通的護林員生活。白瑪次仁的“24小時”是不間斷值守在魯霞溝裏的24小時,“365天”是全年都設卡紮營住在魯霞溝的365天。而那“6雙鞋”,則出自白瑪次仁的妻子巴吉對她丈夫“浪費”的“埋怨”——“自從(cong) 當了護林員,他每年平均要穿壞五六雙鞋子。”雖是“埋怨”,但說這話時,巴吉向上翹起的嘴角,誰都看得清楚。
“護林員雖然不是什麽(me) 官,但責任不小。”白瑪次仁說。從(cong) 上任起,他便肩負起了這重重的責任——認真細致地調查了解山情、林情和民情,堅持每天巡山查林,跑遍轄區的每一條山梁、每一道山溝、每一片林地。巡護路上花草樹木的“土名字”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護林員的工作可不單單隻有體(ti) 力活。在剛當上護林員的那段日子,白瑪次仁還憑著堅定的信念和勤奮好學好好地“惡補”了林業(ye) 政策法規和林業(ye) 工作的基本內(nei) 容。之後,他憑借著對政策法規和林業(ye) 工作內(nei) 容的熟稔,又肩負起了護林宣傳(chuan) 工作。
不管是專(zhuan) 門走一趟的宣傳(chuan) 工作,還是偶遇村民拉家常,白瑪次仁總是會(hui) 認真為(wei) 大家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相關(guan) 知識。在白瑪次仁的影響下,魯霞村村民愛林護林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明顯提高,營造了保護森林資源、嚴(yan) 禁破壞、護林防火、警鍾長鳴的濃厚氛圍,為(wei) 護林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群眾(zhong) 基礎。
一片赤誠一片綠。在白瑪次仁和眾(zhong) 多其他護林員的守護下,如今的魯霞溝綠意盎然、景色宜人。
在林芝,像白瑪次仁這樣的專(zhuan) 職護林員還有3000多人,另有群眾(zhong) 護林員12萬(wan) 餘(yu) 人。質樸辛勤的“白瑪次仁們(men) ”跋涉於(yu) 密林、巡護於(yu) 山野,為(wei) 守護綠水青山奉獻青春,為(wei) 保護盎然綠意傾(qing) 注心血。
林芝市充分發揮12萬(wan) 餘(yu) 名群眾(zhong) 生態管護員作用,嚴(yan) 厲打擊各類破壞森林資源行為(wei) 。同時,加大宣傳(chuan) 教育力度,群眾(zhong) 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人人爭(zheng) 做美麗(li) 家鄉(xiang) 的建設者和保護者。
2022年11月,林芝獲授新一批“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成為(wei) 目前西藏首個(ge) 獲此殊榮的城市。而這,也是對像白瑪次仁一樣的林芝市生態崗位工作者辛勤勞動的最大撫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厚植生態底色 書寫綠色答卷——今年以來西藏林草資源保護工作綜述
西藏大學副校長、生態環境學院教授方江平介紹,今年的雨水整體充沛,而且這樣的變化和這幾年實施的一些綠化工程是直接相關的。[詳細] -
昌都市:綠意濃 濕地美
近年來,昌都市丁青縣始終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揚生態優勢、興綠色產業,積極推進生態文明示範縣創建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