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市定結縣定結鄉產業提檔升級 賦能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日喀則市定結縣定結鄉(xiang) 立足全鄉(xiang) 實際,結合資源稟賦,科學謀劃產(chan) 業(ye) 發展布局,錨定全縣“農(nong) 牧穩縣”發展目標,全力推進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探索走出一條農(nong) 牧業(ye) 高質高效、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富裕富足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農(nong) 業(ye) 是立縣之本、強縣之基,是鄉(xiang) 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和原動力。”定結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高延超說,“為(wei) 此,我們(men) 全力抓項目、興(xing) 產(chan) 業(ye) 、穩經濟,持續推動青稞、肉牛肉羊、飼草料三項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
定結鄉(xiang) 立足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發展實際,強化五級書(shu) 記抓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工作機製,成立由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科技專(zhuan) 幹、科技特派員等組成的科普誌願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大力推廣新技術、宣傳(chuan) 新政策、探索新模式、配套新裝備,引導當地群眾(zhong) 從(cong) “經驗型的傳(chuan) 統農(nong) 民”向“技能型的現代農(nong) 民”轉變,釋放農(nong) 業(ye) 發展潛力,加快農(nong) 業(ye) 現代化發展步伐。
在農(nong) 業(ye) 方麵,定結鄉(xiang) 實施改造高標準農(nong) 田348畝(mu) ,實現了“碎田變條田、小田變大田、糧田變良田”目標任務。大力推廣農(nong) 作物耕、種、防、收各環節機械作業(ye) ,實現農(nong) 業(ye) 節本增收。以青稞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為(wei) 突破口,主推“喜馬拉雅22號”“喜馬拉雅23號”“拉孜油菜”等品種,打造種子示範村、青稞良種示範基地、油菜示範基地各1個(ge) ,良種覆蓋率達45%以上,累計出售優(you) 質種子3.5萬(wan) 斤,產(chan) 生經濟效益11萬(wan) 餘(yu) 元。
畜牧業(ye)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物質保障,定結鄉(xiang) 持續擴大飼草種植規模。2023年,全鄉(xiang) 飼草料種植麵積達650畝(mu) ,其中集中連片種植374畝(mu) ,產(chan) 生經濟效益50.49萬(wan) 元。
今年以來,定結鄉(xiang) 始終堅持把農(nong) 民增收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宣傳(chuan) 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政策,落實落地各項措施,為(wei) 群眾(zhong) 足額兌(dui) 現草獎資金110萬(wan) 餘(yu) 元;強化宣傳(chuan) ,鼓勵群眾(zhong) 加大牲畜出欄、反季節畜產(chan) 品出售力度,為(wei) 群眾(zhong) 兌(dui) 現牲畜出欄補助金4萬(wan) 餘(yu) 元;始終聚焦增收點,積極推行珠峰養(yang) 殖為(wei) 重點的養(yang) 殖合作社,鼓勵群眾(zhong) 參與(yu) 合作社入股、集中放牧等,不斷優(you) 化養(yang) 殖結構,改變傳(chuan) 統養(yang) 殖模式,實現分紅6萬(wan) 元,使牧業(ye) 資源稟賦轉變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林芝市果業協會和食用菌(藏藥材)協會成立
目前,該協會正緊鑼密鼓籌備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屆時,將集思廣益,為林芝市食用菌、藏藥材及林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詳細] -
托起搬遷群眾穩穩的幸福
今年8月,加央紮西所在的色德村196戶951名群眾,按照整體搬遷、分批實施的原則,正式從當雄縣納木湖鄉色德村搬遷至拉薩市堆龍德慶區祥和苑,開啟了他們的幸福新生活。[詳細]